姥姥的剪紙練習題
(2)“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蹦跳跳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總是在玩耍,老?偸窃诟苫顑海覕[弄著各式各樣的窗花,對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充滿了好感。這里“纏”不是糾纏,而是情深意長的“纏”啊。這個“纏”字,是依戀之纏。這個“纏”字,是對剪紙的迷戀。一個“纏”字,說明的是我迷上了姥姥的剪紙,迷上了剪紙藝術,也迷上了姥姥與我剪紙聊天的親情。我忘記了,夏天那密云多雨的盛夏,忘記了那河里自在的游泳。
(3)“慈祥的姥姥廣結善緣,有求必應,任誰開口都行。姥姥撩起藍布圍裙擦擦手:“說吧,派啥用場?往哪兒貼?”看人樂顛顛地走了,她接著干活兒:洗衣服、納鞋底、擇菜、淘米、喂豬、薅草……”這里的姥姥是一個好說話的人,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從中也可以看出姥姥是一個閑不住的人,是一個勤快的人。而勤快,讓姥姥手巧,而手巧心善,又讓鄉村的人們感受到了剪紙這門藝術帶來的生活的美好。于是,左鄰右居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那是姥姥的勞作,是她辛勤勞動的成果,也是濃濃的剪紙情,鄉親情。
【拓展·延伸】
1、描寫技藝高超的成語:巧奪天工、妙手回春、百步穿楊、登峰造極、出神入化、一鳴驚人、爐火純青、登堂入室、皰丁解牛、游刃有余。
2、描寫藝術品的成語:精雕細刻 栩栩如生 巧奪天工 舉世無雙 鬼斧神工
3、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制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并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紙大師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