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讀書示子聿教學設計
持之以恒 實踐經驗
⊙教學過程:
一、誦讀古詩,談話揭題。
1、學生誦讀古詩(由學校開展的古詩文誦讀活動入手)。
•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歸到本學期學習的《示兒》一詩。
師追問:對于陸游,你還知道些什么?
2、談話揭題:陸游一生酷愛讀書,經常讀得廢寢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還像年輕時那樣發憤讀書。陸游的一生,寫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麗詩篇。剛才誦讀的《示兒》,屬于悲壯的愛國絕唱,是對子女的臨終遺囑,而今天我們學習的《冬夜讀書示子聿》這首詩,也是寫對子女的教育,并被世人津津樂道。(多媒體出示全詩,并板書課題)
二、理解題意,讀熟詩歌。
1、理解題意。
① 讀題后,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交流)
•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個冬天的深夜。
•這首詩是陸游寫給小兒子聿的。
•陸游在冬夜讀書時生發的一些感想以此來教育他的兒子。
②引導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
③再指導多角度讀好詩歌題目。
過渡:陸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時,生發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詩來教育兒子呢?讓我們一起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個深夜,走進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
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詩。
2、讀熟詩歌。
① 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② 檢查朗讀情況(注意字音的正確、朗讀的節奏等)。
過渡:學習古詩,除了會讀之外,我們還要理解古詩。
三、自學古詩,初感詩意。
1、教師:請同學們自己再讀讀古詩,看看你能讀懂哪些詞語的意思,哪些詩句的意思,你還有什么地方讀不明白,請在書上打個小問號,然后把你的收獲和同桌交流交流。
2、學生自學,并和同桌交流。
四、深入理解詩句(各句學情預設)
1、教師:通過剛才自己的學習與同桌的討論,我想大家對詩句一定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們把你讀懂的來告訴大家。
① 第一句:古人學問無遺力。
a、教師:第一句詩讀明白的舉舉手,看來真不少,指名交流詩意。
(古人讀書﹑做學問時是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的。)
你是怎么讀懂的啊?(因為我知道學問的意思是讀書學習,也就是做學問,遺的意思是留,無遺力是指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
b﹑教師:由“無遺力”,你直接想到了哪個成語?(不遺余力)
c﹑教師:你說的真好,你是怎么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的?
(我是通過查字典、聯系整句詩、請教別人來知道的)
教師:這些都是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d、教師:請你舉例說說古人追求學問是如何不遺余力的?
(古人學習的確是十分刻苦的,歷史上記載古人學習勤奮的故事有許多如: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借光、聞雞起舞、十載寒窗、通宵達旦、夜以繼日……)
e﹑教師:你能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這些成語背后的故事嗎?
教師:聽了這些,感覺古人讀書做學問真是不遺余力、孜孜不倦。
(板書:不遺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