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資料人教版
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不同凡響: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別具一格:別:另外。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成語故事
“響遏行云”,“響”,聲響;“遏”,阻止,使停止;“行云”,流動的云彩。“響遏行云”指聲音高亢以致阻攔了天上的流云。多用以形容聲音嘹亮。
詞語搭配
幽靜的小路 斷斷續續的鋼琴聲 微弱的燭光 清幽的月光 水天相撞的地方 恬靜的臉 微波粼粼的海面 雪亮的浪花 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 恬靜、淡雅的微笑 神奇的畫筆
神秘的微笑 轉瞬即逝的面部表情 永恒的美的象征 溺愛嬌寵的態度 永不磨滅的印象
空曠而深遠的背景 璀璨的明珠 美妙的樂曲,令人回味無窮;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
咿咿呀呀地亂唱 驚訝地發現 目不忍睹地槃 哭哭啼啼地演戲
一年秋天 一個小鎮 一天夜晚 一首曲子 一陣風 一縷微云 一夜工夫 高歌一曲
一群灰鴿 一頭黑發 一種棕色 一種感覺 一顆明珠 一塊生面團 一爐火 一堵墻
一幅畫 一件工藝品 一門藝術 一次活動 一段時間 一支歌曲
伯牙絕弦
(1)對句子的理解。
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太好了。“若”,好像。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你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如癡如醉,擊節稱快):“妙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
讀了這個句子,我們對“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鐘子期欣賞水平同樣高超。這句表達了鐘子期發自內心的贊嘆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時欣喜若狂的心情。
②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樂曲,只有通曉音律的鐘子期能真正聽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鐘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這才是知音啊!
③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破琴”,把琴摔碎。“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這里指伯牙把鐘子期當做他的知音。“復”,再,重新。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鐘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鐘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黯然神傷,毅然決然地“破琴絕弦”,這是何等悲壯而又感人的行為!朋友間的深情厚誼令人動容。千百年來,“知音”典故不但在華夏大地傳為美談,而且名揚海外。
(2)對詞語的理解。
伯牙絕弦:絕,斷絕。伯牙因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彈琴。比喻知己喪亡后,棄絕某種專長愛好,表示悼念。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之交淡如水”“莫逆之交”“士為知己者死”“管(仲)鮑(叔牙)之交”“刎頸之交”“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忘年之交”“患難之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酒逢知己千杯少”等。
課文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