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資料人教版
出自: 乙亥雜詩(清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張維屏)
造物即造物者,指天。整句詩的意思為:天沒有言語卻有情意,每當寒冷過去便讓我們覺得春天已來臨。
出自: 新雷(清 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千紅萬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聲。
3、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
今天晚上,我格外地感覺到了春天溫暖的氣息,還聽到透過綠色窗紗傳來的春蟲的叫聲。
出自: 夜月(唐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4、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
詩人在客居洛城的一個夜晚,聽到用笛子吹奏的《折楊柳》的曲調,于是感慨到:此時此地聽到這支曲子,誰能不讓我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呢?
出自: 春夜洛城聞笛(唐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5、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陳與義)
這是陳與義從汴京去襄邑途中作的詩句。意思是:躺在船上看滿天的云沒有動,殊不知,云和我一起住東飄去。
出自: 襄邑道中(宋 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6、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zhěn)
不是偏愛菊花,而是因為菊花不畏嚴寒,迎風傲雪,菊花開過,大自然中再沒有其他花開放了。
出自: 菊 花(唐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三、課文復習
一1、《山中訪友》中作者拜訪的老朋友指的是山中的一切 表達了作者 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2、“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這句話運用了 比喻 的修辭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3、“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這句話用了 擬人的修辭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間的默契和情誼。
4、課文第五自然段,既運用了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的深厚情誼表達得淋漓盡致,又采用了第二人稱的表達方法,讀來倍感親切、熱情。
5、“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