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資料人教版
嚅(囁嚅) 蜷(蜷縮) 歉(抱歉) 怨(抱怨) 搔(搔癢) 糟(糟糕)
詞語搭配
狂風的怒吼 波濤的轟鳴 洶涌澎湃的海浪 瘦削的臉 怒目圓睜的臉 從未有過的感覺
茫然的眼睛 悠悠的小令 偉大的事情 獨享的幽靜 無法割舍的愛好 奇妙的電話機
林中的和諧 詩一般的語言 唯一的聽眾 慈祥的眼神 無所不知的小精靈 深深的潭水
飛快地跑 忐忑不安地想 不由分說地抽 香甜地吃 躡手躡腳地走 靜靜地坐 平靜地望
盡心盡力地演奏 偷偷地聊天 耐心地回答 幸福地唱歌
二、日積月累: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
1、輕諾必寡信。《老子》
2、民無信不立。《論語》
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4、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也,人之道也。《禮記》
5、有所期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袁氏世范》
“輕諾必寡信”意思是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民無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對當局失去信心,那么國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意思是不真誠就不能打動別人。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誠,是萬事萬物共同遵循的準則;真誠待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有所期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意思是答應給別人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少;與人約好的時間,一時一刻也不能改。
三、課文復習:
一、1、《窮人》是 俄 國作家 列夫•托爾斯泰 寫的一個短篇小說。課文記述了一個寒風呼嘯的的夜晚,桑娜 和 漁夫 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 的故事。贊美了桑娜和漁夫他們 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 的美好品質。
2、課文通過對 環境 、心理活動 和對話的描寫,刻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課文第一自然段中的 環境 描寫,表現桑娜的 勤勞和善良 。
4、而文中細致的 心理 描寫,表現了她既 緊張 又 擔憂 的矛盾心理,刻畫了一個充滿愛心、樂于助人的窮苦勞動婦女形象。
5、人物對話,個性鮮明,漁夫的話顯示他 爽直、樂于助人的品質 ,桑娜說話斷斷續續,表明她緊張、不安的內心,同樣反映了她熱愛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質。
6、聽老師讀句子,寫出句中省略號的作用。
①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表示心理活動的時斷時續)
②古老的鐘發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表示省略遞減的次數)
③謝謝上帝,總算活著回來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語意的跳躍)
④我嘛……縫縫補補……(表示說話結巴,欲言又止)
7、“我們總能熬過去的!”“熬”的意思是: 忍受 ,說明漁夫 為了撫養鄰居的孩子,準備過更艱苦的日子,準備付出更多的辛勞。
二、1、《唯一的聽眾》記述了“我”在一位 音 樂教授 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 到能夠 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贊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2、文章開頭點明父親和妹妹對我的評價——白癡,在表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