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蝸牛慢條斯理的生活
蝸牛俗稱“水牛”“蜒蚰螺”。整個軀體包括貝殼、頭、頸、外殼膜、足、內臟、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殼,其形狀各異,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煙斗形等,大小不一。蝸牛種類很多,遍布全球。據有關資料記載,世界各地有蝸牛四萬種。蝸牛作為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食品和動物性蛋白飼料,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松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小蝸牛一孵出,就會爬動和取食,不要母體照顧。當受到敵害侵擾時,它的頭和足便縮回殼內,并分泌出黏液將殼口封住;當外殼損害致殘時,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質修復肉體和外殼。蝸牛有驚人的生存能力,對冷、熱、饑餓、干旱有很強的適應性。
蝸牛的食物范圍非常廣泛,主食:各種蔬菜、雜草和瓜果皮;農作物的葉、莖、芽、花、多汁的果實,等等。
蝸牛在國際上享有“軟黃金”美譽。它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據測定,每500克蝸牛肉中含蛋白質90克及氨基酸、維生素、鈣、鐵、銅、磷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有清熱、消腫、解毒、利尿、平喘、軟堅等功效。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會認7個生字,會寫6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征,激發學生觀察、探索自然萬物的興趣。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1.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征,激發學生觀察、探索自然萬物的興趣。
2.了解蝸牛“慢條斯理”特點的具體體現。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前搜集有關蝸牛的資料;觀察蝸牛的活動。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語揭題
1.出示謎語:一頭小牛黑溜溜,無角無尾不拉犁,背著房子很自在,拖拖拉拉慢慢走。
2.同學們,蝸牛是一種很常見的動物,你能說說蝸牛有哪些特點嗎?(相機板書并理解“慢條斯理”)
3.通過觀察和課外閱讀我們對蝸牛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們想不想更全面地了解它?讓我們走近它吧!(將課題補充完整)
4.激疑:看到課題,你有哪些疑問?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介紹了蝸牛哪些特征和習性?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蝸牛的生活是慢條斯理的?
2.指名答思考題。
3.指名讀課文。
(1)檢查正音。注意以下生字的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