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師》教學案例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2、分析懷特森先生是怎樣的一位老師,正確的理解懷特森老師與眾不同的教學手段。
3、學會用一事一議的方法寫作文。
一、談話導入
1、老師拿著一個仿真的桃子,并且滔滔不絕的講述著這個桃子的來歷,告訴大家這個桃子是他在外國的朋友帶給他的,現在同學們聞聞這個桃子是什么味道的。
2、同學們交流自己聞到的氣味。
3、教師揭開真實的現象。
4、通過剛才的活動大家評價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5、板書課題 -----我最好的老師 齊讀課題,讀出題眼“最好” 為什么說是最好的老師?“我”指的又是誰?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課文。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的瀏覽課文,畫出描寫老師的句子。
小組回答: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2、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舉動?
學生讀課文,教師提示要慢慢地讀,細細的品味,抓住重點字詞體會。
3、交流
(1)把成績寫到記錄單 (2)考試全班得0分
(3)講貓猥獸 (板書:貓猥獸 )
(4)不理會我們
(5)犯了錯誤很坦然
4、面對這樣一位有出人意料舉動的老師學生們的表現怎么樣?
學生讀課文: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么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的老師?
教師反復的指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老師繼續追問:同學們這時候僅僅是生氣嗎?還是怎樣?當知道老師拿的東西是假的時,你們是怎樣的心情?
同學們紛紛的表述自己的感受,(欺騙,傷心,無奈。。。。。)帶著這些感情再次的去讀上面的這段話。
5、像這樣的老師那里是最好的老師,引導同學們思考把最好能不能改成最壞?
6、讀課文的5至8自然段,思考懷特森先生是不是最好的老師?
(1)作者和同學們一樣的生氣,但仍然認為他是最好的老師的原因是什么?
(2)他故意鞭策貓猬獸來忽悠學生,但作者認為他還是最好的老師原因是什么?
7、學生交流,教師隨機點撥
他的這種獨特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訓,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老師對孩子的啟示不是一時的,而是一生的,課文中用哪個詞來講?(引出終身受益)所以作者認為他是做好的老師。
三、整體感悟,提高寫作。
學課文的時候,我們信老師,信作者,信編者,實際這篇課文的題目是:我這樣的老師。 說出你的心里話,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1、學生交流。
2、為什么科學要這樣的老師?
學生討論交流。(板書:獨立思考)
正是因為有了懷特森先生這樣教學方法獨特的老師,才會培養出了這樣的學生,這就是本文的大作家:大衛*歐文。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用了一個怎樣的寫作方法?(板書:一事一議)
3、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只桃子,有沒有從中得到啟發,
同學們把嗅桃子這件事的經過,以及你從中得到的啟發寫下來。寫成一篇一事一議的作文。
板書設計:
?
我最好的老師 !
一事 一議
貓猥獸 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