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學反思
另外,這是信就講究信的格式,在學習本文的基礎上,我對學生進行了這方面的指導,回憶格式要求,鞏固知識,幫助學生明確信是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媒介之一。并嘗試寫一封信給自己的親友,談談如何使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這樣學以致用,效果會好些。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教學反思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是一封書信。作家巴金爺爺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達了對家鄉孩子真誠的關懷、親切的勉勵,抒發了自己要讓生命開花的美好情感,給人以人生啟迪。
課文內容真實而具體,語言從容而舒緩,娓娓道來,字里行間洋溢著一個仁者的風范,恬淡而溫情,讀來真切感人。文中有很多巴金爺爺充滿哲理的話,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并且將這些道理融入自己今后的生活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一、朗讀
我先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并劃出巴金爺爺充滿哲理的句子。學生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全部找了出來。然后,我讓學生自己反復朗讀,并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書的旁邊。
二、理解
在學生朗讀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小組交流感悟,體會巴金用自己的一生和對自己的評價來教育學生該怎樣做人。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并能將這些道理融入自己今后的生活中。
三、積累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在課后將這些句子摘抄下來,反復誦讀,品悟巴金爺爺充滿哲理又給人啟發的語錄。
四、內化
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讀,懷著對老人崇敬的心情,把巴金爺爺在回信中想表達的意思讀出來,體會巴金老人的品質是多么高尚。
我想,經過這樣教學的四步曲,就能讓學生在真正理解巴金的心思的基礎上,生出對巴金的敬愛,以及要以巴金為榜樣,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的體裁是書信。字里行間飽含著巴金對祖國、對家鄉孩子們的熱愛之情。課文難點在于抓住重點句子,體會“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體會巴金的高尚品質,受到要珍惜時光、好好學習的教育。因為這個時代的孩子們沒有吃過苦、受過難,很難切實體會巴金的高尚品質。在學習課文時,我采用多種方式來讀這封信,讓學生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打上記號。然后相互交流、答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體會。
課后第三題的語段是這篇課文里比較難理解的地方,于是我采用一段口語練習,以加深學生的理解:我們的生命為別人開一次花:一次無償的獻血是一朵花,一句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 )是一朵花,( )是一朵花……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偉大的人。有的學生說:“在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座是一朵花。”有的說:“有的學生被難題困住了,我去幫助他,這也是一朵花。”……孩子們用身邊的事例詮釋了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那么的真實、貼切。看著孩子們學得輕松、快樂,我感覺非常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