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導學案
飛龍小學 六 年級 語文 學科導學案
主 備 人廖禮勇
使 用 人
教學內容7.中華星
教學目標1.識寫本課生字,理解“敏銳”、“慣例”、“迄今為止”、“情不自禁”、“豐碑”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張鈺哲發現“中華星”的過程。3.學習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受到愛科學、愛祖國的教育和熏陶。
教學重點了解“中華星”的發現過程,體會張鈺哲先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強烈的愛國熱情。
教學難點了解“中華星”的發現過程,體會張鈺哲先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強烈的愛國熱情。
課時安排課時
教學教具課件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個性化設計
情景導入課文主要講了哪幾件事?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學生齊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合作探究課文主要講了哪幾件事?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學習的學習情況。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精講點撥1.請5名學生按順序讀課文2~6段。討論: (1)張鈺哲是怎樣發現小行星的?抓住關鍵詞。板書:發現凝神觀察緊盯 (2)張鈺哲發現小行星后,激動不已。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勾畫出有關詞句。 (3)“一直”說明了什么?(中國的天文工作太落后了。)張鈺哲為什么會這樣激動?他會想些什么?引導學生思考,大膽發表意見。 (4)“看著這封極不尋常的來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封信為什么極不尋常? ) (5)張鈺哲發現小行星后做了些什么?勾畫出有關詞句。 (冒著嚴寒,連續觀察了15個夜晚,在確信了自己的發現后,他把觀察到的結果報告給美國行星中心站,并用偉大祖國的名字——“中華”命名)。板書:冒著嚴寒連續觀察確信從“冒著嚴寒”“連續”“確信”等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張鈺哲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板書:嚴謹求實 (6)按照國際慣例,誰發現的新星便由誰的名字來命名,張鈺哲經過反復思考,終于決定用中華星命名。板書:反復思考終于 張鈺哲為什么要用“中華星”命名? (在世界天文史上終于有了中國人命名的星,終于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張鈺哲深深的愛國熱情。)板書:深愛祖國 2.此后幾十年,張鈺哲在科學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領導的行星觀測室又陸續發現了更多的小行星。 屏幕出示句子:如今,太陽系不僅有“中華星”,而且還有“張衡星”“祖沖之星”“北京星”“南京星”“中國臺灣星”…… 齊讀句子:從這句話中你想到了什么? (唯獨沒有用張鈺哲自己名字命名的星,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啊!) 齊讀第7段,帶著自豪和對科學家敬佩的感情。 3.討論:假如我也發現了一顆新行星,將會為它命什么名字? 引導學生大膽發表意見。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8~9段。《國際小行星通報》為什么要這樣做? 學生在老師的講解中,認真聽講,積極回答老師回答的問題。并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供大家討論。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當堂達標搜集其他科學家的故事,把搜集的故事講給同學聽。學生小組內講自己搜集其他科學家的故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總結提升張鈺哲先生是我國現代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他以畢生的精力從事天文學研究,學術造詣精湛,建樹卓越。他親手創建并領導了我國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和人造衛星的觀測和研究工作,其成就為世界所公認。張鈺哲雖永離人世,但他發現的“中華星”和以他姓名命名的“張星”,一同閃爍在夜空。它們是張鈺哲獻身祖國天文事業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