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課文復習要點
除夕 7 家家燈火通宵,炮聲不絕,吃團圓飯,守歲 詳寫
初一 8——9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 詳寫
初六 10 店鋪開張;伙計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略寫
元宵節(jié)11——12 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 詳寫
正月十九 13 春節(jié)結束,小孩上學,大人忙活 略寫
寫作特色:文章詳寫了臘八、除夕、初一和元宵這四個部分,像這樣有詳有略地介紹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習俗,好處是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主次分明,使北京的春節(jié)給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各節(jié)日的特點可以這樣概括:
除夕:喜慶、團圓;
初一:悠閑、快樂;
十五:紅火、美麗。
4、作業(yè)本p11造句(用帶點詞打比方造句)
(1)下雨了,人們撐著傘在街上行走,從高處往下看,這不是傘,而是一片流動的彩色蘑菇。
(2)過年了,我送給爸爸一些禮物,差不多就是一些心意。
5、閱讀鏈接:
《北京的春節(jié)》里“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而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
《過年》采用了反話的寫法,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年的忙碌與熱鬧,將各種風俗習慣融于其中。
《除夕》以較濃的抒情色彩寫出了喜慶與熱鬧的氣氛。
三篇略讀課文
《藏戲》寫作特色:以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采用比喻、反問、象征、夸張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藏戲”被稱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各具特色的民居》側重寫了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樓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寫作特色: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和田的維吾人》介紹了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人豁達樂觀的性格特征和饒有趣味的風俗。
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
《回顧 拓展二》
1、日積月累
(1)《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2、《元日》寫的是春節(jié)時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寫的是中秋節(jié)時的情景。我國的傳統佳節(jié)還有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元宵節(jié)、乞巧節(jié)、重陽節(jié)等。
描寫我國傳統佳節(jié)的詩句有:“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等。
3、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第三單元主題“我的理想”。五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寫了人物的事跡:
李大釗被捕后倍受酷刑,但是面對敵人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郝副營長在一次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