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課文復習要點
(喜歡這個人物的理由:魯濱孫在嚴酷的現實面前,戰勝了種種困難,頑強生存下來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第17課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歷經百年,魅力不減。梗概圍繞“歷險”寫了湯姆的五次歷險。突出地表現了湯姆(敢于探險、追求自由)的性格特點。
《湯姆•索亞歷險記》和《魯濱孫漂流記》中的寫作方法:
細節描寫使人如臨其境;
生動的語言描寫使人如聞其聲;
心理描寫讓人了解事情背后的變化;
側面烘托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鮮明;
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使文章條理清楚等。
回顧 拓展四
1、《日積月累》。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邁哈福茲《平民史詩》
眼淚無法洗去痛苦。——(冰島)拉克司內斯《冰島之鐘》
最偉大的見解是最樸實的。——(英國)戈爾丁《蠅王》
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著的。——(蘇聯)《靜靜的頓河》
守信是一項財寶,不應該隨意虛擲。——(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只有那些勇敢鎮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明。——(危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玉米人)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課就是打不敗他。——(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
2、知識點:
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
俄國作家契訶夫的作品:《凡卡》,
英國作家笛福的作品:《魯濱孫漂流記》,
美國作家馬克. 吐溫的作品:《湯姆•索亞歷險記》。
“科學精神”是人類精神中不朽的旋律。第五單元教材中,無論是贊美居里夫人卓越的精神品質的《跨越百年的美麗》,還是體現中國航天人勇于探索、團結合作、鍥而不舍的《千年夢圓在今朝》,亦或是說明生活中善于觀察、不斷發問、見微知著的《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還是強調獨立思考、敢于懷疑的《我最好的老師》,“科學精神”是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本單元的教材編排既是低中年級科學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單元的發展。
第十八課 《跨越百年的美麗》
1、題目中的“百年”指的是永恒,居里夫人的偉大發現對社會的貢獻永恒,她的優秀品質和人格精神永恒。
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僅是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容貌,還指她偉大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她對科學執著追求、為科學奉獻終身以及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2、重點背誦2、4、5、6自然段。
3、理解句子:
(1)這種可貴的性格和高遠的追求,是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
“這項偉大自然發現”是指(居里夫人發現了放射性金屬元素鐳),“人生意義的發現”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價值并不在于年輕美貌、金錢名利,而在于為科學作出貢獻,為人類做出貢獻。)
(2)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里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這里的“變”是一種人生價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飛躍,四個“變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奮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