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導學案人教版
三、針對性作業
在“精彩片斷”中有很多表現人們悲痛和歡快的句子,把你認為描寫得好的語句摘抄在作業本上。
四、相關鏈接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著名的小說家。童年時代,馬克·吐溫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鎮里,這里是各種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見聞,成為他日后作品中的題材和特色。12歲時,父親去世,馬克·吐溫只好停學,到工廠當小工。后來他換了不少職業,先后曾做過密西西比河的領航員、礦工及新聞記者等工作。漸漸地著手寫一些有趣的小品,開始寫作生涯。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馬克·吐溫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說《跳蛙》,使他成為頗有名氣的幽默作家。35歲結婚后,他專職寫作,隨后的20年,相繼完成了《湯姆·索亞歷險記》《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等不朽名著。
馬克·吐溫一生著述頗豐。他擅長使用幽默和諷刺,針砭時弊,一針見血,毫不留情。其創作將現實主義的刻畫和浪漫主義的抒情和諧地統一起來。他的作品對后來的美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馬克·吐溫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發表于1876年。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蘊含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深刻懷念,作者以其膾炙人口的幽默與諷刺以及對兒童心理世界的精細刻畫,使湯姆·索亞這個可愛的“頑童”形象,一百多年來飲譽世界。正如馬克·吐溫在原序中寫道:“寫這本小說,我主要是為了娛樂孩子們,但我希望大人們不要因為這是本小孩看的書就將它束之高閣。”因為閱讀這本小說能讓“成年人從中想起當年的自己,那時的情感、思想、言談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