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有的人》導學案
【設計依據和教學目標】
1. 設計依據:
愛好詩歌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凡是好詩,不論新舊,都是經久難忘的。能夠被大多數人記住,就表明這首詩是具有生命力的,是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本課我們要學習的是臧克家的名篇《有的人》,這是一首能使大家經久難忘的好詩。學習一首好詩,我們要在充分了解詩人所處歷史背景的基礎上,通過反復地讀、各種形式的讀來理解主要內容,體會詩歌的感情。這首詩不是單純寫對魯迅的懷念,而是在通過與魯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對比中,闡述了某種人生哲理。詩歌融情于理,并采用了多重對比的方法,頗具意味。在教學過程中抓住詩歌的特點加以點撥,并在誦讀的基礎上進行領會。通過請學生將詩歌中的“有的人”具體化的做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合作學習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2.教學目標:
①通過自主學習來理解詩歌的歷史背景和主要內容,體會魯迅的偉大精神。
②了解詩歌中運用對比的寫作特點,體會詩歌結構與表達方式的特色。
③能用合適的感情基調來朗誦這首詩,并體會作者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
一、解讀《自嘲》,構筑形象
1.師: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趕快收殮,埋掉,拉倒”,“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這是他最后的遺言。然而,我們真能忘記他嗎?十三年后.,詩人臧克家寫下了《有的人》來紀念魯迅先生。
2.(出示魯迅先生的照片和《自嘲》詩)引導學生朗讀魯迅先生《自嘲》詩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并嘗試理解句子意思,再引入對魯迅先生的評價,最后進入新課。
設計意圖:課前通過談話和閱讀魯迅一生寫照的詩句,引導學生初步形成對魯迅先生的總體印象。而理解句子“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意思, 則是幫助學生在大腦中構筑了魯迅先生的高尚人格和光輝形象。
二、介紹背景、拉近距離
1.師:用濃縮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是詩的一大特點,因此,在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些有關這首詩的作者和寫作背景,請同學們將你了解到的有關這首詩和當時社會背景的情況告訴大家。
2.教師適當補充。
設計意圖:學習一首詩,我們首先要充分了解詩人所處的歷史背景和相關知識,這樣才能正確、全面地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去搜集、整理有關資料,有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詩句。
三、初讀詩歌,感知特點
1.教師范讀全詩。
2.學生自由朗讀全詩,想一想:我能發現這首詩有什么特點?
3.小組合作,交流這首詩的特點。
4.全班交流匯報。
5.歸納總結:這首詩歌在表達上的突出之處就是運用對比和反復的手法。詩的每一節都用了對比,把真的、美的、好的、和假的、丑的、壞的作了對比。
設計意圖:詩歌的構思和表達有其獨特性。這首詩的藝術構思看似平常,其實奇特。詩人“有感”而作,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詩人并不貼標簽,也不喊口號,只從對人世間兩種深刻的感受出發,運用對比和反復的手法,用通俗、親切、生動的語言,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這也是我們學習本詩必須要了解和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