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讀書示子聿》教學設計
2.這個雜技演員真有( )。
3.明天有( )再來玩吧!
4.中國( ),名揚海外。
e、師:通過選擇比較,我們知道:“工夫”側重于表示時間;“功夫”側重于表示本領。 現在我們知道:古人做學問,強調積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現在的話說是“活到老,學到老”,比如我們以前在學習《滴水穿石》這一課時,認識了一位人民藝術家——齊白石……(“不教一日閑過”)
③ 第三、四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a、 指名讀、背。
b、 理解:
· “紙上”、“淺” /引導學生說說。 (板書:書本知識)
· “此事”、“躬(躬行)”。 /引導學生說說。
c、 再讀三﹑四兩句,從中我們知道些什么——
d、 引導學生說說這兩句詩的大意。
e、 師述:歷史上曾經發(fā)過一個與這兩句詩相關的動人故事,那就是——“紙上談兵”。
f、 引導學生交流對這一故事的看法。 (板書:實踐經驗)
g、 教師啟發(fā):
看來,“要躬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二是獲取知識后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為己用。趙括就是沒有做到第二層意思的要求,所以大敗而死。
生活中,我們也學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說得“躬行”的,強調要親身去做、去實踐的,想想有哪些?
h、 學生交流,師生評價。
i、 師述:通過剛才的學習與交流,我想大家應該知道了,陸游希望小兒子子聿做個怎樣的人?
j、 鞏固練習(出示課件):這首詩告訴人們,學習知識必須要有(孜孜不倦_)、(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個既有 (書本知識) ,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其中贊揚古人刻苦做學問的詩是(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說明知和行關系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④ 全詩熟讀成誦。
師:我們想象一下,子聿會怎么誦讀父親寫的這首詩呢?如果你就是子聿,你會怎么讀?
四、展現自我。
1、學生自己推薦自己,朗誦古詩。
2、集體背誦《冬夜讀書示子聿》。
(小結:詩人一方面強調做學問要堅持不懈,早下工夫,免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將來一事無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別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那里”,這也是做學問的訣竅,那就是不能滿足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出示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