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創設與本課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學習任務”進入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實現積極的意義建構。為此,教學時,首先播放一組學生熟知的民族英雄的畫像,引導學生感知、了解我國歷史上的這些偉大的民族英雄,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接著就將鄭成功的畫像定格在屏幕上,引導學生觀察、存疑:這么一位相貌平常的人究竟做出了怎樣驚天動地的大事,成了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閱讀文本的欲望。最后,結合課前預習引導學生質疑、討論。到這時,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外在的畫像的刺激,也有內在的學習任務作為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已被充分激發出來了。這為下面的探究、合作學習打下了基礎。
下面,我先把自己的教學步驟作一個詳細說明。
一、導入新課:
1、(播放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戰爭場面。)教師描述:1662年2月,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軍隊打敗了荷蘭侵略者,收復了中國臺灣,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題目就是鄭成功。
二、質疑問難:
通過課前的預習,你有什么問題嗎?
三、自由網上學習:
大家提了這么多問題,真愛動腦筋。下面你就確定一個或幾個感興趣的問題上網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根據需要你可以獨立研究,也可以和別人合作學習。
大家在網上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有了感受和體會,可以打開“自由論壇”這一窗口,把它寫下來,與同學一起分享。
四、交流學習成果:
1、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學習的收獲。
a、祖國寶島臺灣
引導學生自由發言,感受中國臺灣的美麗富饒。
過渡:是啊!祖國寶島臺灣多么美麗、多么富饒,它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可在明朝期間被荷蘭殖民者強占了38年之久。此時,你們有什么想法?在1662年,鄭成功駐軍廈門時,就下定決心收復中國臺灣。聽,他在說(網絡出示句子)教師范讀。
誰也想讀一讀?指名讀;多么慷慨激昂的話語啊!一起讀。(齊讀)
b、收復中國臺灣
過渡:那鄭成功是怎樣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呢?
讓我們回到1662年硝煙彌漫的中國臺灣戰場,感受一下鄭軍官兵的神勇。 (播放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戰爭場面,并配以文字錄音。)
看了剛才的畫面,你想說什么?
引讀課文第6自然段:多開心,多痛快呀!曾經殘酷奴役臺灣同胞的荷蘭侵略者們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臺灣同胞個個 ,他們,高山族的酋長也送來,鄭成功為了表示感謝,也回贈給他們。
這一天,是中國臺灣的不眠之夜,街頭巷尾,。
“載歌載舞”什么意思?人們在什么情況下,會載歌載舞?(自由暢談)
(如果學生沒能就具體事情說,教師引導:你能具體地說一說嗎?)
說得真好,大家都能留心生活,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c、建設中國臺灣
過渡:除了這些內容,你從網上還了解到了什么?
引導:鄭成功是怎樣建設中國臺灣的呢?
d、除了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以外,你還了解到其它關于鄭成功的資料嗎?(引導學生全面感知鄭成功的情況,從而對鄭成功其人有正確全面地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