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譯文:
魚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舍棄生命而選擇義。
全文共四句話,有兩層意思。第 一層是一個設喻,用“魚”和“熊掌”兩種事物來假設比喻,讓作者對二者做的一個取舍,結論是舍魚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這樣,自然引出“生”和“義”及對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結論:舍生取義。選擇了“義”,也就是選擇了真理,正義信仰,有益于大眾的思想和行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是講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動的比喻,闡述深奧的哲學道理,這樣便于讀者的理解。這種寫法也為同學們今后寫議論文提供了經驗。
4、學生思考:“舍生取義”這個成語的意思?
(指為了真理和正義,寧可舍棄生命,了不做不義的事。)
5、練習背誦課文。
四、小結:內容和孟子思想。
五、作業:默寫課文和練習冊內容。
教學反思: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和孔子提倡的“殺身成仁”在內容上基本接近,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高道德標準之一。這種思想道德在近、當代革命過程中激發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國難,拋頭顱,灑熱血。今天,對于廣大的中學生的道德建設來說,也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第四單元同步作文:
寫作要求:
仔細觀察生活,如:小草發芽,小鳥出殼, 小 狗生寶,小蝌蚪變青蛙等,感情生命, 了解生命的意義,把自己對生命新的體驗和感悟寫下來。
寫作指導:
1、 寫作前仔細觀察,選定觸發自己重新認識生命的事物。
2、由觸發點聯想到生活,談出自己對生命新的感情。
3、聯想合理,語句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