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 《養花》教學案例(通用14篇)

《養花》教學案例

發布時間:2022-12-06

《養花》教學案例(通用14篇)

《養花》教學案例 篇1

  一、設計意圖:

  《養花》一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講述了“我”養花的情形,從中感受到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抒發了“我”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本文中作者傳遞的不僅僅是“養花之樂”,還處處洋溢著作者的“愛花之情”、“育花之理”,以及熱愛生活的感情,這些情感交織在一起,交相輝映,相應成趣!同時,在字里行間,還蘊含著許多發人深省的哲理:“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等。

  在反復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教學思路,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我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重點抓住這樣一個環節展開:文章怎樣圍繞著養花的樂趣安排材料的?

  二、教學片段:

  (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能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養花嗎?

  板書:愛花,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二)講讀“為什么養花”(第1、7自然段):

  1. 說說你怎么理解“樂趣”這個詞語?課文幾次提到養花是一種樂趣?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2. 出示句子,讀一讀:

  *我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3. 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區別和聯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第一自然段介紹了為什么養花,第七自然段總結養花有什么樂趣;開頭與結尾相互呼應)

  4. 默讀第1自然段:

  思考:這些句子是怎樣體現“我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a. 指名回答:

  b. 根據句子之間的關系,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本段內容。

  5. 自讀第7自然段:

  a. 思考:是怎樣總結出養花的樂趣的?

  b. 指名回答:

  c. 根據句子之間的關系,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本段內容。

  3、過渡:中間這幾部分會寫什么呢?(具體寫養花的樂趣)

  4、通過指導第2自然段,歸納概括自然段內容的方法。

  5、自主研讀第3—6自然段。

  三、課后反思:

  在準備這節課的時候,我考慮學生雖然能夠感受到老舍先生在寫養花的樂趣,但這些內容學生有的自己能夠歸納出來,有的歸納不出來,如何指導他們歸納每段的段意,從而按自然段來編寫提綱是我教學中的重點。理解“獲得知識之樂”和“付出勞動之樂”是課文的難點。

  為了達到教學效果,我是這樣設計的:這篇課文是圍繞著“養花的樂趣”來寫的,那么我應先讓學生首先有個明確地認識,即每個自然段都圍繞著這條主線展開。所以在教學伊始,我就安排學生抓住一頭一尾兩次提到的“養花的樂趣”的句子,來體會文章的主線。通過比較這兩句的異同,從而讓學生領悟到頭尾的相互照應,確立課文中間的內容是具體說明養花有哪些樂趣的。再通過重點指導第二自然段,理解“獲得知識之樂”,歸納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幫助學生自學后面的內容。

  但通過教學的實踐,這樣的設計還是有許多問題的:首先就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不夠明確,教學始終是在按照我的教學設計,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已經掌握了的內容還要按部就班的再研究一遍,提問瑣碎、松散,既沒有意義,又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再次就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研究句子的意義上,反復的分析某個重點句,肢解了文章的整體性,占用了大量的閱讀時間,使整節課的閱讀量沒有達到要求,更談不上有效的閱讀效果;另外,由于過分的指導使學生失去了研究的興趣,課堂的氣氛也始終比較沉悶,教師的激勵性語言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通過總結這節課的得失,我改進教學方案,初步的設計是教學的主線不變,抓住兩次“養花的樂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對第一自然段的指導,掌握歸納段意的方法;加強朗讀體會和朗讀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結合課文整體內容理解難句,再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減少無效的提問,組織學生主動把讀文章的發現感受談出來。教學不是簡單的傳承,不是外在的告訴。進一步的教學設計我還將細致研究,從課文本身、課后練習以及學生實際入手,實現“有感情的朗讀”和“深入理解的讀”,使這節語文課生動起來。

《養花》教學案例 篇2

  片段:

  在教學《養花》時,利用一道填空題貫穿學習了課文,很好地體現了“一個教學環節揉合多個目標”。

  師:根據填空題,自讀課文2—6節。

  出示卡片:養花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

  生1:養花可以增長知識。從課文的第三節中可以看出來,如摸著了養花的一些門道……

  生2:養花有益身心。作者的腿不好,不利于久坐,他工作一會兒去看看花,調節一下,有益身心。

  生3:養花可以獲得真理。作者雖然在養花中常常熱汗直流,腰酸腿疼.但是在這過程中懂得了勞動才能創造。

  生4:作者懂得勞動創造生活,結合以前學過老舍爺爺的《勞動最有滋味》,我也懂得了是勞動幫助作者一家度過了艱難的歲月,一切美好的生活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

  生5:勞動創造出樂趣,勞動創造出世界。

  師:對,勞動創造了整個人類,勞動創造了嶄新的生活,勞動創造了美,勞動創造出獨立的自我。這些都是作者在養花中感受到的。

  生6:養花使作者和別人分享快樂。約朋友來賞花,給別人贈花,都使作者感到十分快樂。

  生7:養花給作者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花好作者就喜,花不好作者就憂。菊秧被砸死后,作者“全家都幾天沒笑容”。

  生8:養花使作者的情感更加豐富和細膩了。

  師:俗話說,若有甜,加點鹽。養花中的憂傷及痛苦,使得開心和快樂顯得更加突出,作者的生活和情感因而多姿多彩。

  生9:養花使作者掌握了它們的喜好及不適,可以更好地關心照顧它們。看出作者熱愛生命。

  師:講的真好。作者掌握了養花的門道,是為了天天照管花草,在他眼里,花草象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近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反思:

  設計的這道填空題有以下幾點好處:

  1.學生在主動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梧和思考。

  在以上案例中,老師將問題提“大”了,“養花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將整篇課文的內容凝聚于一道題中.將這一填空題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這樣的“大步走”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出發,圍繞教學目標創設問題,使每個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學生在精讀、深思、感悟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老舍爺爺對花草的關切,對生命的熱愛,對知識的積淀,對“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哲理的體驗.學生也受到了熏陶、啟迪。這樣的教學設計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要憑借課堂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2.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生成和生長了知識。

  教師設計的填空題“養花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題目緊扣全文內容,彈性大,思維空間廣,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已有經驗產生不同的體會和感悟。

  當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產生新知識時,教師在尊重學生新發現的同時、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分析判斷,對學生零碎的認識進行總結和提煉,如上例中教師的每一次引導都起到了升華學生認識的作用,幫助他們生成和生長了知識、這才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

  3.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落實。

  教師讓學生根據填空題體會課文內容,此時的學生認真閱讀,大膽揣摩,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創造力,積極思考和探究,在自讀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新問題,選擇新判斷,產生新感悟,重組新知識,從而在自己的頭腦中生成具有自身個性品質特征的知識,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生主體性的落實。

《養花》教學案例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寫得有條理。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課文層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間連接緊密,過度自然,邏輯性很強。

  2)著重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有條理地談養花的樂趣的,逐段閱讀,在理解的基礎上概括每段的意思。

  2、難點:幾處議論明理的句子理解較困難些,其余的內容都比較易讀易懂。要求學生自讀自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養過花嗎?你們喜歡養花嘛?

  生:略

  師:有沒有同學給大家說說自己養花的快樂和煩惱?

  生:略

  師:剛才大家說了很多,說的很好。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來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關于養花的文章--《養花》。老舍先生因為愛花而愛養花,通過養花他得到了很多快樂和感受,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的感受是否和老舍先生一樣。(板書課題)

  二、分節讀課文。

  1、師:首先檢查檢查同學們預習的情況,看看以下字怎么寫。學生寫,學生指正。

  (秉)燭夜游、(置)之不理、三年五(載)、(曇)花、(砸)死

  2、師:老舍先生對于我們來說應該都不陌生,我們上期曾經學過他的一篇文章《草原》。現在我想請一位同學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老舍先生的相關資料。

  學生介紹(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1937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還創作了《龍須溝》、《月牙兒》、《茶館》、《四世同堂》等劇本和小說。曾獲“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關于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事。)

  師:現在請同學們回到課文,讀讀課文,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描述他養花的感受的。分節指名朗讀。

  生讀完

  師:讀的很好。請大家迅速瀏覽課文,理理文章線索,試著給每段列列小標題。

  生回答(1、為什么養花;2、養什么花;

  3、養花要摸門道;4、養花有益身心;

  5、養花使人喜悅;6、養花使人傷心;

  7、養花的樂趣。)

  師;其實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1-6自然段都在寫養花的什么?生答:樂趣。那再請同學們一起來看看文中哪句話最能概括老舍先生養花的感受呢?

  生找: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師;現在請大家齊讀本段。

  師:本段既是老舍先生的養花感受同時也是本文的中心句。(此處生可答出)老舍先生養花的感受包含幾個方面?生答:三方面。

  師:文章從上述三個方面寫了養花的樂趣,每一方面的內容又分別對應在課文中的哪一部分呢?請大家找找看。

  學生看書、批注、明確: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第五、六自然段。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第一、二自然段。

  既須勞動,又長見識:第三、四自然段。

  三、學習五、六自然段

  ⑴、師:現在讓我們先一起看到“有喜有憂,有笑有淚”這一部分,一起來感受感受老舍先生的快樂和煩惱吧。請大家齊讀課文五、六自然段。

  ⑵、師:作者為什么“喜”和“笑”?請大家畫出相應的句子來讀一讀。又為什么“憂”和“淚”?畫出句子來讀一讀。為什么把“憂”和“淚”也當作是養花的樂趣?請大家先自己思考,然后分小組討論。

  生發言后歸納:

  因為與別人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從中得到樂趣。(送牛奶的同志夸花“好香”,和朋友們一起賞花,把花分給朋友們);

  養花也有憂傷,(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幾天沒有笑容)。從養花中體味到“憂傷”的情感,這也是一種樂趣。

  ⑶、師:原來在養花的過程中可以有這樣的樂趣,現在我想請兩個小組有感情地朗讀五、六自然段。想想:第五自然段可分為幾層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樣緊密連接起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生思考并小組討論,明確:

  第五自然段可分為三層意思:夸花賞花贈花

  第五、六自然段之間,側重在內容上的承接,“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這一句中“當然,也有----”與下面內容銜接起來。這樣寫,文章顯得結構嚴謹。

  ⑷、指名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⑴、師:除了上述的樂趣外,老舍先生還發現種花有更多的樂趣。請大家看到第一二自然段,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生讀并勾畫

  ⑵、師:想想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作者愛養花,把養花當成一種樂趣?讀讀語句并談談你的感受。

  歸納:

  ①、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

  ③、我只養一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因為愛花,所以愛養花。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平凡的花也有樂趣。

  ⑶、現在讓我們全班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一、二段,再次感受老舍先生的種花樂趣。

  ⑶、師:請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中這個句子。

  原句:北京的氣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傾盆……會忽然鬧霜凍。(讀)請用:“不是……就是……”造句,討論,學生互評互議。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養花》這課的一二和五六自然段,了解了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老舍先生在養花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師指名讀課文,然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并分小組討論匯報:

  ⑴、第三自然段與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樣緊密連接起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⑵、作者是怎樣養花的?從中得到了什么樂趣?

  ⑶、“如此循環……勝于吃藥”指的是什么?

  ⑷、“多么有意思呀!”“這多么有意思呀!”這兩句分別是對什么來講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a、第三自然段開頭用“不過”一詞承接上文,然后用“盡管花草自己會奮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大半還是會死的。”一句進一步加以補充說明,這個承上啟下的轉折句,使上下文緊密的連接起來。

  b、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好朋友——關切)它們;澆澆這顆,搬搬那盆;天氣突變時搶救花草。

  養花能增長知識,從獲取知識中得到樂趣;養花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從勞動中獲得樂趣。

  c、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顆,搬搬那盆,然后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勝于吃藥。

  d、“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著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有益身心,天氣突變,搶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勞動。

  這兩句話表達了作者愛花的思想感情。

  2、師: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個別讀,學生評議。反復讀,分小組讀。讀完可做適當指導。

  3、師:請大家讀讀:要是趕上狂風暴雨或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十分緊張。然后用“要是...就得..,學生口頭造句并相互評議。

  生練習并交流

  4、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a、第七自然段與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關系?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b、明確:第七自然段與第二至六自然段是分總關系。與第一自然段前后照應。在全文中起了總結、點名中心的作用。

  全文層次清楚,句與句段與段之間邏輯性強。過渡自然而巧妙,語言間潔、準確。開頭講“把養花當成一種樂趣。”接著從不同方面講述養花的樂趣,最后概括起來總述,點名中心。全文條例十分清楚。

  c、總結全文

  師:回顧全文,想想課文是怎樣有條理地講述“我”養花的樂趣的?

  生思考,回答:

  ⑴、總起,養花的目的。當作一種樂趣。

  ⑵、養什么花。好種易活的花。

  ⑶、養花要摸門道。增長知識。

  ⑷、養花要付出辛苦。有益身心。

  ⑸、養花使人喜悅。夸、賞、贈。

  ⑹、養花使人傷心。幾天沒有笑容。

  ⑺、養花的樂趣。總結。有……有……既……又……

  三、總結全文

  1、讀中心句

  2、概括中心:本文抒發了作者,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作業:

  1.復習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四、五、六、七自然段。

  4.完成練習冊。

  教學反思:

  星期五上完《養花》后,仔細審視和回顧自己的教學感覺存在以下問題:

  1、對于文本沒有深入挖掘和思考,因此出現閱讀和理解的偏差,從而導致問題不能有效地解決。比如在課上提出的其中一個問題是針對文章結構劃分的,由于主觀的意識和判斷,導致出現當學生的意見與事先自己的準備不一致時就盲目認為這是錯誤的。這完全是對文本研究不夠所致。所以今后應深入理解和研究文本所傳達的含義及重心。

  2、對于學生預設不足,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出現問題跨度過大,導致學生無所適從,不能解答對應問題。比如開課不久,就拋出一個跨度極大的問題,要學生對應最后一段找到相應段落,并在其中找出表現作者養花樂趣的句子,本來這個問題就有一定難度,而學生在尚未熟悉課文基礎上就要解決如此深奧的問題必然存在一定難度。再加上學生本身的基礎不夠扎實,從而導致學生無所適從。

  3、個人基本功還不夠扎實,不能靈活機動的應對臨時出現的問題。比如當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時,不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教學手段也較生硬,過度不夠自然巧妙,這說明個人基本功仍需加強。

《養花》教學案例 篇4

  背景:

  優化教學方法是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因此,課堂教學要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從優化教學方法抓起。在教學《養花》這課時,我設計了語文實踐活動。

  案例: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自學了課文,并且分別以老舍先生和記者先生及觀眾朋友的身份準備了一期《藝術與人生》的現場節目,大家準備好了嗎?

  生:(躍躍欲試,齊答)準備好了。

  師:我們今天說的主要話題是關于老舍先生養花,下面請記者朋友、觀眾朋友們與老舍先生自由交流。

  生:我是上海東方電視臺記者,請問老舍先生,您養些什么花?

  生2:我只養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斗的花。比如菊花、曇花、桂花等。

  生:您為什么不養奇花異草?

  生3:珍貴的花草不容易養活,北京的氣候,冬天冷,春天多風,夏天不是干旱就是下大雨,秋天喜歡鬧霜凍,這些對養花來說不太好。

  生:老舍先生,早上好。我是中央臺記者,請問您為什么要養花?

  生1:因為我很愛花,而且我覺得養花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生:我是明珠臺記者,請問老舍先生,你對養花有些什么感受?

  生3:我覺得養花有益身心。我有腿病,不能長期行走,也不能長久地坐,但因為有花草,所以我工作的時候,一會兒就到院子里澆澆這棵,搬搬這盆,然后再寫,然后再出去,就能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

  師:還有嗎?

  生4:我覺得養花能增長知識。

  師:能具體說說嗎?

  生4:比如:有的花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地里,有的花喜干,就別多澆水。

  師:您不覺得辛苦嗎?

  生2:不辛苦。

  生3:辛苦,但有樂趣。

  生:有什么樂趣?

  生2:花分根后送給朋友們一些,覺得自己的勞動果實使其他人也享受了,也覺得很高興。

  生1:曇花開放的時候,約朋友來觀賞,自己覺得很驕傲。

  生:請問老舍先生,您在養花中有傷心事嗎?

  生4:有,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還在地上,沒到移入盆中,下了一場暴雨,隔壁的墻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根。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

  生:您有什么感受呢?

  生4:唉,我非常傷心。

  師:既然很傷心,還覺得有樂趣嗎?

  生1:有,因為畢竟高興的時候多,傷心的時候少。

  師:那么,大家覺得傷心事有一種什么樂趣呢?

  生3:有一種遇到困難再奮斗的樂趣。

  生:有關切朋友的樂趣。

  生:有“有笑有淚”的樂趣。

  師:是的,有喜有憂更有樂趣。

  師:看來,老舍先生今天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因為時間的關系,這次節目到此結束,感謝老舍先生,感謝觀眾記者朋友。

  反思:

  一、落實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在這節課中根據教材特點安排了《藝術與人生》的活動實踐,使學生在嘗試扮演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人人都樂于參與學習,參與傾聽表達。

  二、有效地發揮了教師的組織與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絲毫包辦代替,機械控制,而是讓學生充分地表達。既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又因勢利導,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理解感悟上的難點、疑點、誤點進行了點撥。

  三、體現了民主、平等的對話教學。教師從一進入課堂便與學生平等而坐,面對面地以朋友的身份進行交談。學生不感到壓力與緊張,只覺得有自我表現的輕松與自由,使課堂時時充滿著活力,即使在后半節的教學中教師也始終以鼓勵的語言對待每個孩子,所以學生的個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展

《養花》教學案例 篇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激發他 們熱愛生活的情趣。

  2、學習借助中心句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分別用“不是……就是”、“要是……就”寫句子。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四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學習借助中心句,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激發他 們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難點:

  學習老舍的語言風格和安排材料的方法。有幾處議論明理的句子學生理解稍困難些。

  課前準備:

  1、溫習老舍的《貓》,想想他的語言特點。

  2、了解老舍其人其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2、學習生字新詞。

  3、了解課文中具體敘述了哪些養花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你知道老舍嗎?

  2、你喜歡老舍寫的《貓》嗎?為什么?

  3、今天我們學習老舍的另一篇佳作《養花》。

  二、初讀

  1、自由讀課文5分鐘,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想一想:你喜歡這篇課文嗎?為什么?

  2、交流。

  三、研讀

  重點抓住最后一節進行研讀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思考:作者在課文中具體敘述了哪些養花的樂趣?通過讀書解決問題。

  提示

  (1)"……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

  (2)"我得天天照管它們,想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

  (3)"摸著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開花,多么有意思呀!"

  (4)"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子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環……"

  (5)"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跨"好香",這使我們全家都感到驕傲。趕到曇花開放的時候,約幾位朋友來看,更有秉燭夜游的味道……"

  ……

  在反饋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關句段。

  質疑:提出不明白的問題,下節課討論。

  四、作業鞏固

  1、作業1、2、3

  2、拓展練習:曇花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花呢?你能不能想想辦法,制作一份圖文并茂的"曇花介紹"。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體會養花給人帶來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

  2、欣賞老舍的語言風格和安排材料的獨到之處。

  教學過程:

  一、繼續研讀

  1、重點抓住第六節開展討論

  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300棵菊秧還在地上(沒到移入盆里的時候),下了暴雨,鄰家的墻倒了,菊秧被砸死30多種,100多棵。全家都幾天沒笑容。

  這篇課文是寫養花的樂趣,為什么這里要寫傷心的事? (即聯系課文中的中心句來展開討論。)

  提示

  (1)傷心是因為菊秧被砸死了,秋天就少了許多的菊花……

  (2)傷心之深是因為愛花之切,可以反襯養花的樂趣……

  2、背誦課文最后四段

  (1)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2)多種形式結合。

  3、聯系全文,想想最后一節的作用。

  二、品味鑒賞

  1、讀讀課文,體會老舍運用語言和安排材料的獨到之處。

  2、談談自己的所得。

  三、作業鞏固

  1、作業本4、5、6、7

  2、課外拓展:你是否也想親身體驗這種樂趣呢?那么,自己學習養一盆或幾盆花吧。當然,你也可以養金魚,養小鳥或其他小動物,其間也是樂趣無窮的。在此同時,你還可以記錄一些觀察筆記,也許在其中你還會有其他的收獲呢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拓展閱讀,進一步了解老舍其人。課余練筆,培養生活情趣。

  一、拓展閱讀

  著 者 略 歷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生于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千,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墓。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示甘于寒賤也。二十六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得。三十四歲結婚,今己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

  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并不著急。教書作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著有:《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離婚》,《趕集》,《牛天賜傳》,《櫻海集》,《蛤藻集》,《駱駝祥子》,《火車集》,皆小說也。當繼續再寫八本,湊成二十本,可以擱筆矣。散碎文字,隨寫隨扔;偶搜匯成集,如《老舍幽默詩文集》及《老牛破車》,亦不重視之。

  載一九三八年二月一日《宇宙風》第六十期

  二、信息交流

  1、談談你所了解的老舍。

  2、名篇推薦。

  三、練筆:生活中的情趣

  有一位名人說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只要你用心體會,你的生活中也一定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樂趣和新鮮事,把這些都用你的筆寫下來,成為一篇《生活中的情趣》。

  板書設計:

  養花

  ⑴總起,養花 當作一種樂趣。

  ⑵養什么花。 好種易活的花。

  ⑶養花要摸門道。 增長知識。

  ⑷養花要付出辛苦。 有益身心

  ⑸養花使人喜悅。

  ⑹養花使人傷心。

  ⑺總結養花的樂趣。 有……有…… 既……又……

《養花》教學案例 篇6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完成課后練習。

  2、簡單了解老舍生平及文學風格。

  3、能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表達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板書:老舍

  說說對老舍的了解。(教師相機補充)

  2、揭題,板書——養花,齊讀。

  (二)自主閱讀

  1、簡介“綜合復習”

  這篇文章放在“綜合復習”中,“綜合復習”是六年級下冊才有的一個內容,目的在于考察同學們小學六年的綜合語文能力。

  2、布置任務

  請同學們給課文標上自然段的序號,然后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完后,獨立解答課后的三個練習題。

  3、匯報交流,相機引導。

  4、寫法指導

  快速瀏覽課文,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在寫法上對你有什么啟發?

  (三)拓展延伸

  老舍先生從養花中獲得了樂趣。你是否也有自己的愛好,從中你又得到了什么樂趣?說一說。課后請自取題目,寫成一篇習作。

  隨想:

  第一次不做參考,半小時內手寫下了一份教案;第一次以這樣簡略的教案走上了公開課的講臺;第一次不去考慮具體的細節,任性地想賭一把自己在課堂上的駕馭能力;第一次以學生獨立解答課后習題然后匯報的形式去上一篇課文。這些第一次,其實都源于自己心中的那個結。

  近兩年,經歷了多次公開課的我,心中總是有一個遺憾——公開課上的表現失去了自己最真的一些東西。為了教學設計的新穎,會到處搜羅相關教案,以作借鑒;為了符合當時的教學審美,會設計相關的教學環節,故作“前沿”;為了課堂上的完美,備課時會具體到我說的每一句話,甚至是針對學生某一個回答的評價。在我自認為準備充分的時候,這些卻更多的束縛了我在課堂上的發揮。我會計較這個環節我是否多用了幾分鐘;我會遺憾這個同學的回答我沒有做好預先的評價;我會抱怨學生沒有按照我既定的教學思路走……課堂教學成了沿著教案設計走的演習!然而,演習永遠和真實有著差距!一堂課下來,我總是身心俱疲,沒有了和學生互動學習的那一份輕松,快樂,自在,公開課成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它壓著我,也壓著我的學生。

  于是,我像一個任性的孩子,這一次丟掉那些沉重的包袱,用一顆平常心,用最真實的自我去上這一課。盡管剛開始的五分鐘還是有些緊張,但之后我覺得自己真正融入了課堂。而我也相信,孩子們也是輕松自在的,我和他們的距離很近,很近。雖然沒有完成我的教學預設,雖然我的引導和評價并不完美,雖然還有很多很多的遺憾,但是我和孩子們都很享受這個過程。我想,這才是教者和學者應有的心態。

  當然,學習借鑒他人優秀的設計,多做一些試教“演習”也是不無裨益的,這些都能提高我們的教學能力,促進我們的成長。只是,不能因此而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教學的真實,失去了教與學雙方享受課堂的美好。

《養花》教學案例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完成練筆。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全家動員搶救花草時,十分緊張,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的勞累嗎?為什么?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試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學習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齊背最后一段。

  3.檢查生字讀音。

  4.指導識記字形。

  二、再讀課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部分寫了“喜”“笑”?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憂”“淚”?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須勞動”“長見識”?

  2.自由讀課文,討論。

  3.討論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1.自由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怎樣安排材料的?

  2.討論交流。

  (1)文章題目:養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過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了養花的種種樂趣。

  (3)材料安排:

  a、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

  b、具體講養花的樂趣。

  c、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指導“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導朗讀、背誦

  1.范讀。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3.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六、作業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檢查背誦

  四、明確“練筆”要求

  1.學生自己閱讀練筆的題目。

  2.討論。

  這次練筆的內容是什么?(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草。)

  練筆有什么要求?

  (寫一個片斷;寫出花草的特點;要寫出自己喜歡這種花草的原因。)

  五、學生寫作

  1.分組練說。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交流,修改

《養花》教學案例 篇8

  一、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我可還沒在為養花專家,因為沒有工夫去yan3jiu1( )和實驗。我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北京的氣候,對養花來說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風,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傾盆,秋天最好,可是會忽然鬧霜凍。因此我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

  不過,盡管花草自己會奮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大半還是會死的。我得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

  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夸“好香”,這使我們全家感到驕傲。趕到曇花開放的時候約幾位朋友來看看,更有bing 3zhu2 ye4 you2( )的味道——曇花總在夜里開放。……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jian4 shi( ),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1、按文中的拼音,填寫詞語。

  2、找出下列帶點字的正確讀音并畫上“√”。

  計較(jiao3 jiao4) 似的(shi4 si4) 試驗(shi4 shi2 )盡管(jin3 jin4)

  3 .老舍不養奇花異草的原因是什么?

  二、第三自然段

  1、 第一句是什么句?

  2、近義詞

  置之不理、任其、照管、關切、門道、意思

  3、反義詞:關切

  4、 我摸著門道這一部分的標點

  5、“多幺有意思呀”指的是什么?

  6、“這就是知識呀!”“這”指的是什么?

  7、找出一句擬人句。

  三、第四自然段

  1、多音字:行、看、 調、 難

  2、近義詞:感謝、適當、突變、緊張

  反義詞:真理、 緊張

  3、分層,概括層意

  4、“循環”的意思是什幺?劃出文中解釋這個詞語的意思的句子。

  5、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分別指什么?這樣做的好處什么?

  6、“可是,這多么有意思呀”指的是什么?

  7、劃出范文句并改成陳述句。

  四、第五自然段

  1、把選文劃分三層,并寫出每一層的小標題。

  2、 破折號、引號的作用。

  3、用“驕傲”的不同含義造句

《養花》教學案例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怎樣從養花中得到樂趣,從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段落。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怎樣從養花中得到樂趣的。

  教學難點:

  找到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并體會到作者對花的愛。

  教學流程:

  一、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課文了解了多少?

  [若學生說到老舍先生的生平,那么老師引導學生算出老舍先生寫這篇文章時的年紀。1956減1899年等于57歲,師:那時的老舍先生一是近60歲的老人了。他33歲結婚,自立門戶后他養了16年花,他對養花有著深厚的感情。]

  師:這節課,我們就從這篇發表在1956年的《文匯報》上的文章中深入老舍先生的內心,去體會老舍先生對養花的情有獨鐘。

  二、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3--6自然段,劃出老舍先生愛花的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

  三、學生自己讀書,批畫句子,寫出自己的理解。

  四、匯報:

  重點語段:

  第三自然段:

  1、“我得天天照顧它們,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關切”:與關懷、關愛不同,它是平輩之間的愛護。體現出老舍先生把養的花當作朋友,與他們平等相待,是愛花的表現。[講:結合詞義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2、“摸著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開花,多么有意思呀!”想象:作者在寫了一天的文章后,坐在院子的藤椅上,品一杯清茶,看著滿院潑潑灑灑的菊花,心里會怎樣想?[學生想象,以這種情感來讀課文。]

  第四自然段:

  1、從課文中怎樣體現“如此循環”?(“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

  2、想象搬花時會發生什么事?讀文章,體會樂趣,指導有感情的讀課文。

  3、“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變換句型,意思不變。體會作者想強調什么。強調勞動才能把話養活,這是真理。

  第五自然段:

  1、引導學生分層,想層意。“夸花——上花——送花”。引導學生想想層意背誦本段。

  2、講本段中破折號的用法:解釋說明。

  第六自然段:

  師:難道傷心的事也是樂趣嗎?

  講白巖松寫的書《痛并快樂著》;講老子的“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告訴學生人生其實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挫折也是一種寶貴的體驗。老舍先生也視其為一種樂趣。

  講時板書:有門道,有益身心,使人喜悅,讓人傷心。

  五、師:所以老舍先生說有喜……[教師引讀]

  六、寫法知道:

  師:請同學們再把課文瀏覽一遍,想一想3-6自然段與第7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分總)那么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段又有什么關系?(前后呼應)

  我們寫文章時也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思路。用多方面的材料來突出中心。并且前后呼應,使文章更嚴謹。

  七、課外延伸:

  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先生是現代文學館館長,研究現代文學。他也寫了許多書。他在回憶他的父親時,說老舍先生一生有20多種愛好,其中養花是他十分喜歡的。向學生推薦舒乙的《花草》。

《養花》教學案例 篇10

  一、教材簡析:

  《養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載、循環、自生自滅、一來二去、門道、曇花、秉燭夜游、見識”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整合:

  1、從家中收集一些有關花卉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2、回憶或向家長了解一些養花的常識或經歷。

  五、教學用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及要求:

  1、檢查預習,掌握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2、交流資料,理解作者養花的原因及養花的種類。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出示花卉圖片,說說花卉的名稱。

  2、交流養花的知識和樂趣。

  3、揭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認讀生字詞,糾正錯誤的讀音;說說難記、難寫的字。

  2、說說預習課文之后對老舍先生養花的經歷有哪些了解。

  (三)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1、默讀全文,思考:老舍先生從養花中得到了哪些樂趣?(畫出能概括全文的中心句)。

  2、由中心句回顧全文,理清課文脈絡,說說課文先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3、交流。

  (四)理解作者養花的原因及種類。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一段寫了養花的什么?

  2、指導朗讀,讀出作者對花的喜愛之情。

  3、自由讀第2段,思考: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4、指導朗讀。

  (五)自由朗讀全文,體會作者養花的樂趣。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及要求:

  1、繼續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

  2、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老舍先生總結出養花有哪些樂趣呢?他又是怎樣把這么多種樂趣寫具體、寫清楚的?

  (二)理解3—6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種種樂趣寫具體的。

  1、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細讀,體會作者是如何把每一種樂趣寫具體的。

  2、分組(根據選擇的相關段落)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學習作者言之有序、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3—6段,邊讀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總結全文

  1、指名讀第7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自由讀,體會其作用。

  (四)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作業:

  1、找出課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讀一讀,再抄下來。

  2、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一種樂趣,注意寫具體。

  [板書設計]

  養花

  長見識

  有益身心

  養花的原因→養花的好處 分享快樂 總結養花的樂趣

  有喜有憂

《養花》教學案例 篇11

  這一課題的導入,我和學生交流時問了這樣兩個問題:你愛養花嗎?為什么?學生發言踴躍,紛紛結合自己養花的經歷談了真實的感受,有的回答養的“夜來香”開花了,很香,又解釋為什么叫夜來香。我順勢告訴他:養花讓你看到了成果,感到快樂,同時也增長了不少知識。這樣看似不經意的談話,卻將孩子們自己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與老舍先生的感受相*攏,讓孩子與作者產生共鳴,既激發了學生往下讀課文的興趣,又幫助學生梳理了思緒,理清思路,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接下來我要求學生在讀文時找出老舍先生概括總結養花樂趣的一句話。反復誦讀后深入探究:作者是如何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這樣引導學生深入自學,不僅進一步與作者思想產生共鳴,而且體會作者是如何表達的,學習了寫法。

《養花》教學案例 篇12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完成練筆。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理清文章條理。

  2、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全家動員搶救花草時,十分緊張,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的勞累嗎?為什么?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試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舊課,學習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齊背最后一段。

  3、檢查生字讀音。

  4、指導識記字形。

  二、再讀課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部分寫了“喜”“笑”?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憂”“淚”?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須勞動”“長見識”?

  2、自由讀課文,討論。

  3、討論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1、自由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怎樣安排材料的?

  2、討論交流。

  (1)文章題目:養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過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了養花的種種樂趣。

  (3)材料安排:

  a、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

  b、具體講養花的樂趣。

  c、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指導“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導朗讀、背誦。

  1、范讀。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3、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六、作業 :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練筆,寫一種你喜愛的花草。

  教學過程 :

  一、聽寫詞語。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檢查背誦。

  四、明確“練筆”要求。

  1、學生自己閱讀練筆的題目。

  2、討論。

  這次練筆的內容是什么?(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草。)

  練筆有什么要求?

  (寫一個片斷;寫出花草的特點;要寫出自己喜歡這種花草的原因。)

  五、學生寫作。

  1、分組練說。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交流,修改。

《養花》教學案例 篇14

  預習作業: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并想辦法記住它。

  (2)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搜集有關老舍養花的資料。

  一、教學設計說明:

  1、教材分析:

  《養花》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本文內容通俗易懂,層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間連接緊密,過渡自然,邏輯性很強。是可以讓學生細細品味,感悟生活的好材料。

  2、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借助工具書基本上可以自行閱讀,并初步感知課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較容易,但是如何在了解作者內心世界的基礎上,獲得屬于自己的良好的價值取向和審美取向,是一個難點。需要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搜集信息,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

  1、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學生自主學會本課生字,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2、在朗讀感悟中培養學生探究語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學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時對老舍養花提出一些疑問,或者提出自己對養花的看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關于老舍養花的資料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花。哪些同學自己養過花,把你養花的感受說一說。(學生自由發言。)

  養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今天,我們學習《養花》,看看老舍先生對養花有哪些獨到的感受。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驗收預習第三項,介紹寫作背景。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旅美時得了“腰脊骨軟組織粘連”,動了手術。后來在回國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動,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后,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經痛”癥——即課文中說的“腿病”。

  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為進一步學習和理解課文作鋪墊。通過對作者養花的介紹,更加激起學文的興趣。

  二、驗收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并想辦法記住它。

  (2)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搜集有關老舍及老舍養花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第一項。

  過程:4人小組學習,由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匯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并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a、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計較、門道、曇花、菊秧、大雨傾盆、狂風暴雨、奇花異草、三年五載、秉燭夜游、有益身心、勝于吃藥、置之不理、自生自滅

  (注意矯正計較的“較”、曇花的“曇”傾盆大雨的“傾”的讀音。)

  b.說說自己弄懂了哪些詞語。

  (注意弄懂“計較、門道、秉燭夜游、置之不理、三年五載”的意思。)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在學生經過課前預習、課堂上小組學習、教師的強化指導,以此來確保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

  三、驗收預習第二項,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指生按自然段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給每一自然段列一個小標題。)思考:作者圍繞養花講了哪些內容?

  (為什么養花;養什么花;養花要摸門道;養花有益身心;養花使人喜悅;養花使人傷心;養花的樂趣。)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養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這在教學大綱中對高年級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2.談談自己已經讀懂了什么?

  預設:

  (1)老舍先生養的都是好種易活的花。

  (2)養花很辛苦。

  (3)養花能增長知識。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設: 

  (1)“花草自己會奮斗”是什么意思?

  (2)養花其實很辛苦,而老舍先生為什么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

  四、布置作業

  1.摘抄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課前互動,練習感覺:

  1、動作感覺:師動作演示,生感受燙、酸、冷

  2、語言感覺:冰( )火( )花( )蜜( )

  “千朵萬朵壓枝低”讓人感覺花( )

  “日出江花紅勝火”讓人感覺花開得很( )

  “一枝紅杏出墻來”讓人感覺花有擋不住的( )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人感覺花開得很( )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人感覺花叢中很( )

  一、談話引入,瞄準感覺。

  從課前的感覺練習中,我們感覺到,花兒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繽紛的色彩,給了我們豐富而敏銳的感受。自古以來,詩人作家寫花的很多,不同的詩人和作家對花的感覺也不一樣。我們已經初讀了《養花》這篇課文,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為愛花,所以才養花。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大作家的業余生活,去盡情體味一下老舍先生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板書:養花 ——樂趣 )

  設計意圖:從動作感覺到語言感覺再到感覺老舍養花的樂趣,這一階梯式的訓練旨在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用心感覺體驗。老舍是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從養花這一平凡小事中感受到無窮樂趣,孩子們也應該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培養一顆“心眼”去感覺體驗,才能發現作家之趣,文章之妙。

  二、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出示中心話題:

  老舍從養花中獲得了哪些樂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結合中心話題自己默讀、感悟。

  2.小組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討論疑點。

  3.全班匯報。

  采取一人發言,其他人補充及教師點撥的形式。

  預設:著重理解以下內容: 

  (l)“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可以體會出作者愛花,確實把養花當成了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情感。)

  (2)作者養的花沒有奇花異草,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 (這句話中“自己會奮斗”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指有些花草不怎么選擇天氣,不怎么需要養花技術,就能自己生長。作者愛花,養花,不是為了研究和試驗,而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樂趣。所以作者“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

  (3)作者養花,不是對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地關心它們。(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出了一些規律,增長了知識,從中得到了樂趣。)

  (4)“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這是作者學會養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這就是樂趣。)

  (5) 如此循環,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于吃藥。(“如此循環”指“像這樣循環”。指作者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這句話是說養花付出的勞動可以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調節,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比吃藥效果還要好。在辛苦中了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勞動的感情。)

  這里有兩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a.作者為什么說得感謝它們?(因為養花,作者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了調節,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帶來的腿部不適,代替了吃藥,自然身體好,心里更高興,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

  b.作者兩次使用“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勞累嗎?為什么?(作者不但沒有抱怨養花的勞累,反而從辛苦中體會到了樂趣。“這多么有意思呀!”這就是作者勞累后的感受,這是苦中有樂,是勞動帶來的快樂。)

  (6)、投影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說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說明什么道理?(勞動可以創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造出來的;人活著,就應該勞動。)

  c.補充空白,強化感覺。

  師:a、老舍在勞動中發現了真理,其實我們還可以從他的文中

  發現不少真理,繼續讀下去,你也會發現不少真理的。

  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b、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聯系你的生活說說:

  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設計意圖:這兩個問題的補充是為了豐化文本的內涵和豐富學生的認知。如“不勞動,就不能摸著門道”,遷移至學生的生活就是“不勞動,就不能得到知識”。文中言已及而意未露之處由學生來補充,既訓練了語言和思維,又提高了認知。)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7)作者養花能得到別人的贊賞,并與朋友分享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這也是養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

  (8)菊秧遭災,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鄰家,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說明作者寬厚待人。當花受到摧殘時,養花的人難免憂傷,這說明作者對花產生了特殊的感情,傷心中表現了作者愛花、惜花之情。

  (9)從小貓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很多。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 還養著曇花…… 說明:老舍養的花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多。“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夸‘好香’,”這些都說明老舍的花養得很好。對養花充滿了樂趣。

  (10)養花的樂趣,歸結起來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

  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作者從養花中得到這些樂趣。正說明作者愛勞動、愛生活。)

  教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此段并隨機板書:

  有喜有憂   有笑有淚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熱愛勞動 熱愛生活

  即須勞動   又長見識

  小結:作者通過養花,掌握了養花的門道,在他眼里,花草就像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近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設計意圖:以一個問題,統領全篇。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到了作者養花的樂趣和表達的的情感。

  三、回顧全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向生活延展。

  a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對養花的新認識。

  設計意圖:在引領學生體會養花的樂趣,通過回顧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將語文打開。

  b、從《養花》中,你對老舍有什么了解?

  (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斗。)

  設計意圖:向讀作者、讀人的精神世界延伸,使學生理解文如其人的道理。

  3、 向課外拓展。

  推薦閱讀:老舍的《勞動最有滋味》或《勞動的開端》

  四、布置作業

  選擇一種喜歡的花草寫一篇短文,要寫出這種花草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歡它。如果你養過花,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 

  板書設計:

  有喜有憂 有笑有淚

  養花 —樂趣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熱愛勞動 熱愛生活

  即須勞動 又長見識

  課后檢測:

  一、填空,并解釋所填字的意思。

  燭夜游         之不理         花草       

  三年五        勝吃藥       

  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

  1、我愛花,( )也愛養花。我可還沒成為養花專家,( )沒有工夫去研究和試驗。我只把養花當做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 )開花,我( )高興。

  2、花(  )多,( )沒有奇花異草。

  3、( )花草自己會奮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大半( )會死的。

  三. 將下列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1)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2) 不加強環保,人類就無法生存,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養花》教學案例(通用14篇) 相關內容:
  • Module 7 Unit 1 Living Well 導學案(精選2篇)

    module 7 unit 1 living well 導學案(i)warming-up pre-reading班級 姓名 【task 1】 words and expressions一.詞形轉換及語義1.____________(n.)傷殘,無力,無能 ; 使喪失能力(v.) __________ ; 喪失能力的(adj.) 2....

  • 《草》教學案例(精選13篇)

    40分鐘學習下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反思這節課覺得對古詩教學有這樣設想:一、打破常現,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這節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

  • 《蝸牛的獎杯》學案(通用13篇)

    學習內容:《蝸牛的獎杯》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主備人:梁麗霞本周習慣養成:學會合作,學會傾聽 學習小主人:學習目標:1.理解生怕唯恐這一組近義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美在這里綻放——《云房子》教學案例(精選14篇)

    案例:(一)引入美:師:小朋友們,剛剛下了一場雨,太陽公公還來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你們看,這些云朵漂亮嗎?(多媒體演示雨過后天空漂浮云朵)誰能夸夸這些漂亮的云朵?生:天上的云可真漂亮呀!...

  • 《孔繁森》教學案例(通用12篇)

    問題提出:對于孔繁森的事例,六七歲的兒童知之甚少,那么如何讓學生較輕松地了解其典型事跡,深刻感受其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重要的一點便是讀,通過讀去積累、體驗、從而內化。...

  • 第12課 破解生命起源之謎學案(精選2篇)

    第12課 破解生命起源之謎學案導學【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識點:基督教的神創說:世界萬物包括人都是上帝創造的;施萊登、施旺提出和確立細胞和細胞學說,拉馬克的進化論觀點;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1871年發表《人類的起...

  • Unit 3 What does he look like ? 復習學案(精選3篇)

    unit 3 what does he look like ? 復習學案1、知識目標:1)掌握本單元的單詞、詞組和句型 2)talk /speak/ tell/ say ; wear/ put on/ in/ dress用法;a little /a bit /a little bit;stop to do /stop doing...

  •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導學案(通用16篇)

    一、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進行分角色朗讀。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兩條綠線中2個字只要認識不要求會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體會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感情以及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 《比本領》教學案設計(精選17篇)

    認知目標: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學寫7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技能目標:1、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善于傾聽,大膽發言,形成良好的合作與交往能力。2、分角色朗讀課文。...

  • 家政教學案例:白手起家19歲出道(精選2篇)

    初冬時節,從蒼涼的空氣里走入綠色生態園驀然眼前一亮,群綠叢中散落著原木色的餐桌。一條小徑的盡頭,依稀看見幾個人坐在那里聊著什么。不久,其中一個人抱著一大本菜譜走過來,此人戴著一副眼睛,身材有些瘦削,冷眼一看有點像喜劇演員...

  • 《精讀與略讀》 導學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了解讀書的基本方法,學會精讀與略讀,努力取得最佳效果。3、認識讀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并逐步養成勤閱讀的習慣。【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略讀,掌握略讀的方法,增加語言積累。...

  •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案例(精選3篇)

    設計說明:《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 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導學案(精選2篇)

    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導學案課時:第一課時一、熟記下列詞組:1.為什么不(2) why don’t you do= why not do 2….怎么樣(2) what about/ how about doing sth.?3.足夠的用法(2) ①enough+ n. ② adj./adv....

  • 《蜀相》導學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詩的誦讀。 2、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 《麋鹿》學案(通用14篇)

    【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課本6個生字。3.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新課學習】一、字詞過關。1、掌握字詞,朗讀下面詞語,并給加點字注音。...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福利 | 亚州av在线播放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 免费观看爱爱视频 |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1传媒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99视频 | 丰满少妇伦精品无码专区 | 国产人妇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小受被做到哭咬床单GV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 韩国男男腐啪GV肉视频 | eeuss第一页| 屁股大丰满高潮尖叫视频 | 色先锋资源久久综合5566 |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 疯狂做受XXXX高潮欧美日本 | 亚洲精品成人a8198a | 台湾综合色 | 丰满气质白嫩少妇呻吟高潮 | 国产免费观看a大片的网站 av在线日 | 久久综合伊人 | 亚洲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爆乳乱妇高清免费 | www.国产传媒 | 日本丰满人妻久久久久久久 | 妇欲欢公爽婷婷在线观看 | 天堂在线国产 | 性饥渴的老头小说 |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 日韩欧美精 | 男男av纯肉无码免费播放无码 | 日本三级网| 亚洲女教师丝祙在线播放 | 最新国产露脸在线观看 |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 97在线啪 | 国产精品黄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