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美術上冊教案2人美版
(紅、黑、黃、綠、藍)
三、藝術實踐
模仿民間泥玩具的造型特點和色彩,創作一個可愛的泥玩具。
教師指導創作。
四、小結:
同學們,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的手創造了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間玩具,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歡樂,我們該怎么做呢?
教學反思:
第12課 多姿多彩的靠墊
一、教學目標:
了解設計靠墊應從審美、實用和文化等方面進行,能用對稱式或自己喜歡的紋樣設計、制作美觀、實用的靠墊。
二、教學重點:
靠墊的設計是以功能要求為前提的,還要關注實用以外的審美和文化。
三、教學難點:
靠墊作品的新穎、創新、構思巧妙。
四、課前準備:
剪刀、膠水、較硬的卡片紙、水粉色等 。
教學過程:
一、 實物導入,揭示課題。
1.課前師生準備一組靠墊實物,發到各組。
研究:用途、形狀、色彩、圖案。
2.學生觀察、觸摸、分析、回答。
揭示課題。
二、 師生研討學習活動。
1.布置學生研究、分析教材。軸對稱和中心對稱有什么不同?
2.設計靠墊用社么形狀、紋樣、色彩比較好?
3.你喜歡什么圖案紋樣?打算如何進行色彩搭配?采用哪種骨式?
學生活動:
結合實物、圖片、教材,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問題,表達自己的設計構思。
三、 創作實踐活動。
教師巡視輔導。
四、作業展示評價。
幫助學生分析、歸納、提高審美能力。
五、小組拓展。
如何實施自己設計的靠墊作品?選擇什么材料?
拍照、保存資料。
把作業布置成小型的展覽,可選擇教室或樓道墻壁充分展示。
教學反思:
第13課 降落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有關降落傘的原理,并設計制作降落傘。
能力目標:培養動腦動手的能力,激發創造精神,進行綜合學習的嘗試。
情感目標:欣賞各種形式的降落傘,進行生活美與藝術美的審美教育。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制作降落傘,培養動腦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創造力,進行綜合學習的嘗試,通過學習拓展,進行跨學科學習的嘗試,提高學生藝術素養。
教學方法:講解。
教學手段:示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了解學生學習準備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
二、游戲互動,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你們喜歡放風箏或者在戶外放飛嗎?為什么?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段降落傘高空翱翔的片段。
三、欣賞、感悟、暢想。
1.欣賞美麗的降落傘后,你知道降落傘的原理嗎?
2.學生探究有關降落傘的知識。
3.教師講解:降落傘是一個高度空間有阻力的自由落體運動系統。傘面的設計由于空氣阻力的關系,降落傘就能緩緩的降落在地面上了。
四、體驗、表現、創新。
1.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傘?傘面如何設計得美觀?
2.降落傘的制作:
設計——美化傘面——折疊——連接——安裝墜
3.傘的各部分如何連接,應注意什么?
4.協作互動,完成制作。
(1)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學們想不想露一手?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
(2)自主嘗試,有困難可以找同學或老師尋求幫助。(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表現。)
六、 展示、評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