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六年級十一冊美術教學設計(三)
3、 欣賞制作泥人的錄象
清晰的了解制作過程,進一步對泥人藝術的感知。對裝飾花紋、裝飾色彩、裝飾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4、 欣賞各地民間藝術作品
民居木雕(清)浙江 鳳翔的馬 陜西
陳家祠磚雕(清)廣東 泥咕咕 河南
面花 山西 剪紙 陜西
刺繡 貴州
六、學生作業
可以動手試試做做,也可畫一畫。
七、展示評價
八、教后反思:
19課:家鄉的歷史和發展
一、教材分析
(一)編輯指導思想
本課是“家鄉”系列最后一節課,它既是對前三節課的總結,也是對前三節課的升華。前三節課從家鄉的老房子、家鄉的小吃、家鄉的藝術三個點出發,對同學們家鄉的歷史、傳統進行了探究和總結,而本課則把視點放在了過去與現在的對比上,尋找家鄉發展變化的足跡。
《家鄉的歷史和發展》是一節“綜合·探索”課,其綜合性是多方面的。從本課的題材上講,它綜合的是一個地區的歷史事件、文物、經濟、文化教育、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從表現方法上看,它又可以用手繪小報、繪畫、文字、攝影、板報等多種表現方式呈現學習成果;從學習方法上看,可以采取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探索研究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習活動。因此,本課給予了教師很大的創意空間去設計、完成家鄉歷史和發展的學習活動,當然這對美術教師也將是個挑戰。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課由三個版面組成。第38頁主要展現了重慶市老住宅區與新城區的風貌。雖然只是兩張照片,但它記載著重慶的歷史和發展。教師應針對家鄉的變化,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引發變化的原因,搜集家鄉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圖片和資料,讓學生了解家鄉發展的歷程。
第39頁主要呈現了同學們繪制的以家鄉發展變化為主題的小報及繪畫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同樣反映家鄉的歷史和發展,同學們的選材各不相同,這也正是本頁所要提示的內容,即“小組活動”參考。一個地區的發展是綜合的發展,其中包含了經濟、文化等多方面,有重點地選擇一至兩項較為熟知的或素材比較豐富的主題,會使我們的活動更容易操作,表現家鄉歷史與發展的脈絡更清晰。因此,在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前,教師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小組活動輔導。
第40頁向我們展現了一些地區標志性的景物,從時代上看有古有今,從形式上看豐富多樣。的確,各個地區都有自己標志性的景物,有的歷史悠久,有的則展現當代的風采。教師可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家鄉的標志性景觀是什么,它們在過去和現在的作用(功能)是什么,它們給家鄉帶來了什么等,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家鄉的歷史與發展,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本頁最后,是這一課的作業提示,要求學生通過創作畫表達對家鄉的熱愛,并寫下自己采訪的感想,這就體現出本課綜合探索的主旨。學生在學習本課時,要經過調查、搜集資料、采訪、編輯、對比觀察、總結、創作等過程,這是一個綜合的實踐活動,我們可根據課程開展的實際情況,在學生口語交際、文字創作、繪畫表現上分別挖掘學習因素,通過本課鍛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