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樹葉》
聽課后記: 高欣老師本周三執教的是贛美版一下《貼樹葉》一課.該課內容屬于手工制作,主要教學目標是圍繞如何巧妙利用各種不同形狀,色彩,大小的樹葉來進行簡單造型.這種課型動手空間大,學生非常喜歡.
導入部分,教師引導學生從觀察季節變化入手,說出春天的特征,從而引入到對樹葉的觀察上.學生在對樹葉進行觀察時,老師讓學生從樹葉的外形來分辨其特征,并逐一出示在黑板上.然后教師用一幅范畫引入新授部分.范畫的出示給學生帶來驚喜,教師此時應抓住契機將樹葉拼貼畫的要領傳授給學生,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范例來講授,真正讓范畫資源發揮它的功效.另外,教師的范畫的內容還要進一步推敲,建議所出示的造型要能體現樹葉的不同形狀,不同色彩以及不同質感,為學生的創作拓展提供線索.
整堂課中,學生與教師的課前準備比較齊備,興趣也很濃,教師的教態也很親切,但是學習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其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首先,教師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準確,應根據對象的外形特征選擇合適的樹葉進行拼貼.學生在作業時,選擇樹葉時比較盲目,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對形的把握能力不足,教師就更要進行細致的指導.其次,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范畫的實效性不強,如果能加強,就可以有效突破重難點.再次,低年級的學生課堂常規是教師訓練的重中之重,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在低年級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到高年級時就會影響他們的各項發展.最后,希望高老師能通讀全套美術教材,準確把握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的認知目標,深入挖掘教材的內涵,體會編者的意圖,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