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學美術第十冊全冊教學設計2
三、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中國畫的工具。
(教師)學生的作業紙、教學演示的工具、教學課件、蔬菜與果子的實物。
教學過程
1.引入學習,揭示課題。
(1)利用課件出示齊白石的肖像,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直觀感受:你認識照片中的老人嗎?你覺得他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學生回答交流。
(2)教師通過課件介紹齊白石的生平與藝術成就,欣賞一些他的代表作品,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介紹,加深學生對齊白石的感受。
(3)揭示課題——學習《齊白石筆下的蔬果》。
2.欣賞感受。
(1)出示齊白石的蔬果作品,引導學生觀察與感受:作品表現了什么?從中你可以感受到齊白石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回答與交流。
(2)引導進一步的觀察與感受:這些作品一般都有幾部分構成?你覺得齊白石表現時在用筆與用墨上有什么特點?哪些地方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學生分小組根據教師提供的作品材料進行討論,互相交流,教師補充完善。
2.研究表現。
(1)觀察分析:齊白石的這些蔬果作品,在表現時運用了哪些主要的筆墨技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即興的演示。
(2)指導臨摹的方法:教師提出臨摹是學習中國畫的一種重要方法,一般從觀察開始。
教師演示一幅簡單的齊白石作品,邊演示邊講解用筆、用墨、用色的方法,以及作畫的步驟。
3.布置作業。
請學生自由選擇一幅齊白石的蔬果作品,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臨摹。
4.學生臨摹,教師巡回指導。
5.作品展示與評價。
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與齊白石的原作進行比較,有什么不一樣,自己總結成功與不足的體會。也可以針對臨摹的構圖、用筆、用墨、用色等,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教師進行小結。
評價的標準:“是否畫出了原作的味道”、“用筆用色等是否沉著有力”、“畫面構圖是否舒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