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12冊
難點:領會、吃透詩意,將詩境巧妙地化為畫面,在于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
準備: 1、學生尋找選擇一首自己喜愛、熟悉的古詩。
2、教師挑選五、六年級已學過的古詩備用(并作設計草稿)。
教學過程:
1. 欣賞課本中古詩配畫范例,分析詩情畫意的密切聯系,導入課題。
2. 設問:課本的古詩配畫范例,如果讓你來配畫,你會如何處理畫面?
3. 學生朗讀自己選擇的古詩,并講講自己配畫的設想,加以鼓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建議(多讓幾個學生讀、講)以啟發大多數同學的想象、思維。
4. 講解學生已學過的古詩意境,啟發性提出自己配畫設想, 進一步啟發學生。
5. 提出古詩配畫的要求:理解古詩、發揮想象,先構草圖, 逐步完善、構圖主次分明。
6. 巡視指導,學生定稿。 運用投影、欣賞
7. 上色指導,學生優秀作品賞析。
*穿插(3)之前,介紹趙佶掌管翰林院(畫院)命題“深山藏古寺”考畫師的畫壇趣事。
*趙佶,宋徽宗,宋朝第入代皇帝(1082---1135),政事昏庸腐敗,卻多才多藝,是杰出的書畫家。
十、美好的童年 (二教時)
教學目標:
1、 明確創作的意圖,展開回憶,把在小學階段最美好的情景描繪出來,亦作為留給母校的一份紀念。
2、 學習選材、取材、提煉及表現主題的創作方法,培養學生想象、靈感,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重點:通過《美好的童年》創作,激勵學生更加熱愛、珍惜美好的生活,更加努力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難點:主題的確定,想象并描繪(構圖),把美好的記憶表現在畫面上。
準備: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本內容,回憶美好童年中的點滴精彩片段。
教學過程;
1、 欣賞、分析書中范畫(兒童畫),并讓學生講講范畫中的情景和自己童年生活中有趣的往事。
2、 啟發,引導學生構圖的方法;
a、 選擇自己要畫的內容,寫出一個好的命題。
b、 確定主題后,考慮選擇哪些形象、什么方法去表現、突出主題。
c、 畫面構圖、布局、環境襯托。
d、 先將構思畫成草圖,逐步完善。
e、 修整后定稿,上色完成。
3、 學生(選幾個)講講自己的美好回憶,構圖的打算。學生畫草圖。
巡視、啟發、建議、指導學生作畫。
講評學生典型草稿,啟發大多數。
4、 學生修改、定稿、上色。巡視指導。
5、 學生優秀作品展示、評析(投影展示、評講)。
*上色,可另安排一節課,以求創作高質量。
十一、版報設計 (一教時) 結合電腦小報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習版板的設計知識,培養學生設計和動手出墻報、黑板報、手抄報等能力。
2、 通過學習,學生能多觀察、借鑒、設計一張版面或手抄報。
重點:學習版報設計方法,能根據主題內容設計出圖文并茂、布局協調、相得蓋彰的版面。
難點;設計的版面美觀大方,主題突出,文字工整規范,整體效果好,生動活潑,引人注目。
課前準備;版報設計、題頭題花等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1、 欣賞課本范例及資料,分析設計思想、引發學生學習、創作興趣。
2、 設問:
a、報頭圖案的設計要求是什么?
圖案簡潔,與主題內容相統一。
b、版面的設計要求是什么?
力求主次分明、美觀醒目、活潑生動、色彩協調。
c、版面設計如何安排?
刊頭圖案、刊名;各欄的小標題和文字所占位置(面積)安排計算;配上與各題材相配的插圖、花邊使圖文并茂、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