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參考書第三冊
第十二課:卡通明星總動員
教材分析:本課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前提,使學生認識到“原來熟悉的卡通形象也是美術作品”。以此來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濃厚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中形與色的感受,以及對真、善、美的認識。從而發展一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與目標:a.顯性內容與目標:通過欣賞中外卡通形象,使學生初步對卡通作一理性上的了解。通過大家交流,使小朋友認識更多的卡通形象,認識到卡通形象的造型與色彩具有夸張性,并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喜愛的卡通形象。初步嘗試用自己喜愛的色彩裝扮卡通或以拼貼、重組等簡單方式設計自己的卡通明星。b.隱性內容與目標:因各個卡通形象有其不同的故事背景,故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感受,初步樹立真、善、美的價值觀念,抓住時機進行適度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熱愛集體,善于合作的品質。
第十三課:大家一起畫
教材分析:1.拓寬學生對工具材料的認識:隨和社會的發展,繪畫中媒材的使用越來越寬泛,人們在不斷地創造性地開發新的媒材,本課力圖使學生在玩玩畫畫的游戲中初步感受、體驗美術的媒材及其特性,拓寬學生對媒材的認識,引導學生創造性地使用媒材。2.現代教育觀念強調學生合作學習,本課通過“大家一起畫”的作畫形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3.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與目標:a.顯性目標:1.了解、體驗、感受繪畫的多種不同媒材的特點。2.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b.隱性目標:1.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2.通過集體作畫感受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
第十四課:巧用紙餐具
在我們身邊,可以找到很多類似紙餐具這種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物品,稍加改變,就可以成為情趣盎然的藝術品。本課的設立,目的在于通過實踐,學生能夠對于手邊材料發現、認識、聯想及靈活運用,并且適形造型,能夠利用廢舊物品進行再創造,使它具有新的生命力。由于供我們選擇的材質的形態具有不確定性,使它們的組合會有各種可能。正如藝術大師羅丹所言:“生活中到處都有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教學內容與目標:a.顯性內容與目標:嘗試使用各種廢舊材質進行造型。b.隱性內容與目標:創新精神、集體合作精神、德育等。
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根據不同材質形態,使用多種手段進行新的造型表現;難點:對于不同材質形態的聯想遷移。
第十五課:多彩的拉花
本課旨在引導學生運用多種紙材及剪制手段,圍繞如何運用多彩的拉花美化自身和環境這一目的進行設計及制作,并藉活動本身及作品傳遞、交流信息,從而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教材中的圖文以豐富的內容體現了教學要圍繞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要在教學中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這一思路。如作業要求及思考題均提示了在明確學習目標這一前提下,如何自主探索拉花的多種剪法。學生美化自身及環境的圖片亦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拉花的用途及如何發揮集體的智慧力量,通過合作學習解決更多的問題。
第十六課:神氣的小廚師
教材分析:本課是在美術課程改革的形勢下依據“九年義務教育國家美術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設計的一節“綜合探索”課。本課選取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內容進行欣賞制作及飲食文化的探索,通過作品范例、教學輔助圖、學生學習活動圖片、文字內容、作業方式充分展現美術學習的有關過程與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以力求達到“課標”中“綜合探索”領域的該年齡階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