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 物(北師大版數學第5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乘法。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培養學生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的意識和能力。
3、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4、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初步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豎式計算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豎式計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
教具:情景圖或課件。
學具: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28頁乘法第一課時“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教材以極其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問題的提出,計算方法的探究都給學生創設了主動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教學設計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自主探究、歸納出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教師應在教學中滲透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教材通過“試一試”“練一練”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鞏固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學會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最后能獨立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兩位乘法與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在今后學生還將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因此這部分內容在小學乘法教學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首先創設了購物的情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提出各種問題,并選擇相對應的條件列出算式,引導學生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在教學時,教師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知識,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努力探索新知,也可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能熟練進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能根據具體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學生對在生活中出現的數學問題往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個特點,多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但是由于學生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他們會從不同的思考角度出發去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多給學生以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去感受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算法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我創設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小朋們,你們喜歡做客嗎?過幾天王老師要搬新家了,到時候請你們到我家來做客好嗎?
可是我還沒有買家具呢,今天想請你們幫我出出主意,我該買些什么家具?
看!這就是家具城,這里的家具真多呀!(電腦演示出圖:書柜213元 、桌子42元 、椅子12元 、衣柜468元、沙發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