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乘法——乘火車》教學設計、反思及評析
學生列式:58×3=?
4.這個算式比我們上節課學習的內容稍有一些難度,能運用你們的聰明才智來解決這個難題嗎?
5.教師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評析靈活設置教學環節,如學生提出的問題,引發大家思考與交流,同時感受到數學的價值。)
6.組織全班學生進行交流匯報。
學生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是用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有的同學是用口算的方法在算式旁邊加好進位的標志;還有的用列豎式的方法:
5 8
× 2 3
______
1 7 4
(評析小組合作形式擴展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合作的意識。)
7.在學生解決了58×3=174(元)和基本掌握了算法之后。再由每組一名同學提出問題,然后其他同學解答、匯報。教師隨時指導。
學生在小組內按旅游價格表自由提問,如果有的學生想去秦皇島,票價是117元,5人就是117×5。嘗試解決,并同老師、同學一起交流。
(評析把學習的主動權留給學生,你想怎樣買?怎樣算?這樣給學生一個非常廣闊的思維空間,真正把學生放在了主體的地位,便于他們自由選擇、自主探索。)
8.請同學幫助老師算一算,500元買3張去北京的車票夠嗎?先估算,然后解答。
學生先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可以通過分步列式和綜合列式解決問題。
(三)鞏固深化,解釋應用
1.今天我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電腦出示卡通圖片),它吹出了許多帶算式的泡泡,你能算出他們的得數并找出得數最大的泡泡嗎?
學生自由在卡片上進行計算,并把最大的得數舉起來。
2.(多媒體展示)森林里正在舉辦動物運動會,它們分成了兩組,你們能根據它們的得數算出它們是哪一組的嗎?
學生先計算,然后指名學生說得數,并給他們找到隊友。
小鹿隊得數接近200
小象隊得數接近500
小動物圖片身上有算式,
36×4148×316×9-6(15+36)×7132+17×3
115×5
(評析采用多層次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的計算方法,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熱情。)
3.(多媒體出示課件)小明“十一”準備去姥姥家,先乘4時的火車(火車行駛路線圖),又坐了2時汽車(汽車行駛路線圖);疖嚸繒r行駛120千米,汽車每時行駛45千米。小明到姥姥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四)收獲小結,擴展延伸
同學們,說一說你這節課的感受和收獲,并希望大家運用今天的知識幫助家人計算買車票、買物品等實際問題,并寫在你們的數學日記上。
(評析讓學生在總結歸納中獲得成就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把知識進行課外延伸,提高了課外學習數學的欲望。)
〖教學反思〗
本課我以貼近生活的“十一”黃金周“買車票”為教學情境,在優美如畫的情境中,學生帶著向往和激qing融入到了教學當中。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類靈魂的深處有一種最為深刻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在兒童的世界里,這種需要更為強烈!睘榇,我為學生創設了廣闊的思考空間,這樣他們自由地提出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活動當中,不斷充分地、主動地積極表現自己?吹剿麄兠艚莸乃季S,我的教學就更有了激qing。而且我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他們的學習過程,每一個孩子都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我設計的層次遞進的練習中,他們提高了參與的積極性,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取了知識,體會到了數學的真正價值。在教學當中,學生的全體參與仍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