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一(北師大版第五冊第一單元)
教學內容:練習一
教學目的:1、在練習中,熟練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感知乘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初步形成從數學角度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難點:在實踐活動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
教學過程:
一、 口算。
50×6 31×2 15×3 23×4
40×8 12×4 18×4 13×2
100×7 24×3 16×5 14×5
讓學生說一說每一種口算乘法應該怎樣算,并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才能算得快。
二、圖文應用題。
1、每箱蘋果16元,每箱梨14元。買4箱蘋果和4箱梨需要多少錢?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16×4=64(元) 14×4=56(元)
問題一:買4箱蘋果比4箱梨多多少錢?
問題二:如果有100元錢,買4箱蘋果和4箱梨,夠不夠?
問題三:買5箱蘋果比6箱梨需要多少錢?
……………………
2、一個足球要25元,一個籃球要36元,一個排球要18元,一個皮球要15元。
問題一:買4個足球要多少錢?
問題二:買6個皮球,100元夠嗎?
問題三:買2個籃球,付100元應找回多少錢?
問題四:小明只帶60元錢,可以買哪些球?
可以讓學生獨立解決這四個問題,然后對前三個問題反饋,最后研究第4題,應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購買方案。
方案一:一個足球和一個排球。25+18=43(元)
方案二:一個足球和兩個皮球。25+15+15=55(元)
方案三:一個排球和兩個足球。18+15+15=48(元)
方案四:一個籃球和一個排球。36+18=54(元)
………………
3、小東的體重是23千克,爸爸的體重是小東的3倍,媽媽的體重比小東的2倍多5千克。小東的爸爸、媽媽的體重各是多少千克?
先讓學生說說“3倍”和“2倍”的含義,再列式解答。
爸爸:23×3=69(千克)
媽媽:23×2=49(千克) 49+5=54(千克)
4、三(1)班去秋游,每人交8元錢,全班40人。共收到:
錢數∕元 50 20 10 5 2 1
張數∕張 1 6 4 12 18 14
請你幫他們算一算,交來的錢數對嗎?
目的是引導學生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綜合實踐活動問題。(怎樣租車合算?)
大轎車限乘客30人,面包車限乘客20人,有80人郊游,其中租1輛大轎車要50元,租1輛面包車要35元,怎樣租車合算?
1、先要交流圖中的信息。
2、討論幾種租車方案?
3、比較租車價格,發現租車的規律。
方法一:2輛大轎車和一輛面包車。30×2+20=80(人)
50×2+35=100+35=135(元)
方法二:1輛大轎車和3輛面包車。30+20×3=80(人)
50+35×3=50+105=155(元)
方法三:4輛面包車。20×4=80(人)
35×4=140(元)
方法四:3輛大轎車。30×3=90(人)
50×3=150(元)
組織學生討論從“省錢”的角度來看“哪一種租車方案最合算?”
租車規律是租大車配合租小車。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思路是:交流圖中的信息 → 討論幾種租車方案 → 比較租車價格,發現租車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