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搭配中的學問>課堂教學實錄
師:還有不同的記錄方法嗎?把不同的記錄都拿到前面來展示一下。
生:我用的是數字記錄,用12345來代表福娃......
師:你覺得誰的記錄既做到了有序,方法又快捷,使人一目了然?
生:(說自己的看法)
師:老師發現,在今天的參觀中你們又有進步了。那你究竟有什么收獲呢?
生:我知道了搭配的問題。
師:應該怎樣搭配呢?
生:按一定順序,不重復也不遺漏的進行搭配。
師:對,做到了有順序,不重復也不遺漏,就能找到全部的搭配結果。
生:我看到了“鳥巢”的樣子。還學會了配菜,配服裝和搭配路線。
市:你看,這樣有順序的說話,一個都沒遺漏,也沒有重復,真不錯。
師:你知道生活中還有什么搭配問題嗎?
生:……
五、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實際上搭配這個數學問題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不光在奧運中,在我們身邊,只要你注意觀察就能發現很多搭配這樣的數學問題。如果你發現了新的搭配問題一定要告訴我啊,最后,讓我們共同預祝08年奧運會圓滿成功!
板書: 搭配中的學問
有順序 不重復 不遺漏
第一環節教學反思:
一、師:請同學們以“一葷一素”的標準來搭配,先猜一猜,他們可能吃到哪兩種菜?
生:肉段和豆角,肉段和蘿卜。
師:好象還有豆角和蘿卜吧?
生:老師,不對,豆角和蘿卜都是素菜,你是讓我們一葷一素。
這一環節是“一配二”的搭配,為了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葷?什么是素?我預設學生如果說出豆角和蘿卜可以搭配,那我就可以利用這一課堂生成的資源,引導學生明確葷素。但在教學中沒有學生說出這一搭配,我就適時的說出這一搭配結果,讓學生去分辨葷素的不同,照顧了全體學生的發展。說明我課前調查是準確的,學生對葷素有了較明確的區別。在下次上課時可以繼續以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二、生:老師那雞蛋是葷菜還是素菜啊?
這一問題也在預料之中,作為我本身來講對這個問題也比較模糊。課前我也問過這個問題,通過調查明確了雞蛋屬于葷菜(原來調查失誤,后來糾正的),為課堂教學掃清了障礙。但學生在課堂提出這個問題,也屬正常,顯示出學生思維的獨特性,使數學課堂和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樣的問題出現之后可以隨機處理,直接告訴他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做討論。
第二環節教學反思:
一 師:奧運村里有很多新建的場館,現在我們想從網球館走到“鳥巢”田徑場,能有幾種走法呢?你來猜一猜?
生:有2種,有4種。
在教學時讓學生先猜測能有幾種走法。學生由于還沒有從問題情境中建立模型,在認識上比較模糊。猜出有2種和4種走法。這里我沒有讓學生民明確到底有幾種走法就讓學生開始記錄,有的學生沒有想法的時候就開始記錄,效果不是很好。應該讓學生做有準備的操作,這樣也就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二 師:在小組內,把記錄卡互相傳閱一下,看看別人是怎樣記錄的。有沒有比你更好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讓學生一個一個到展示臺上展示自己的搭配方法,所以這里我采用小組內互相傳閱的方法進行交流.這是一種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自己就可以比較出記錄方法的不同,初步建立符號感.不足就是在傳閱的同時可以讓他們互相講解一下,效果 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