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幾分之一》
師:下面請拿出2號學具,同樣大的長方形,任意折一折,你想折出長方形的幾分之一都可以,并且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學生折紙活動)
教師巡視指導收集不同的作品:表示出長方形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
分兩個層次出示:
1、 展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學生作品。
師:這折的是長方形的幾分之一?你怎么知道他折的是長方形的二分之一的呢?
這折的是長方形的幾分之一,你怎么知道他折的是長方形的四分之一的呢?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幅圖,比一比 、 這兩個分數哪個大?
師:你是怎樣比較的?
2、 展示八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的學生作品。
師:請你用剛才比較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大小的方法,比一比八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哪個分數大?
師:把同樣大的長方形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比一比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時、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數越少,一份就越大。
練習反饋:第93頁第二題。師:運用這個規律比較幾分之一。
師:下面回顧一下今天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師:我們認識了分數,分數其實有很久的歷史。介紹分數的歷史發展的小資料
設計意圖:教材中安排了兩組幾分之一的分數進行大小比較,加深對幾分之一的理解。本例題定位在三年級分數的大小比較要重點借助直觀圖來比較,讓學生在直觀圖中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對教材的例3的分析,覺得學生在這兩組圖中對于幾分之一大小比較的理解有些困難,因此聯系例2的教學,作了一個拓展延伸,將例3進行了改編,要求學生用同樣大的長方形,任意折一折,你想折出長方形的幾分之一都可以,并且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表示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借助直觀圖,再來比較兩組分數的大小比較。在操作、觀察、比較中發現:同樣大的圖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達到“在認識中比較大小,在比較中鞏固對分數的認識”的目的。
三、 實踐運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分數中的幾分之一,其實分數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我們一起回到剛才同學們在森林公園開展數學活動的畫面。
師:看這里有半個蘋果怎樣表示呢?
師:請你觀察,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表示?
課件機動演示每個畫面的小場景,讓學生觀察并交流得出: 、 、 、 、 、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回到主題圖,做到首尾呼應,解決學生“半個蘋果怎樣表示?”這個疑問,并且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場景中觀察,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表示?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和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其次就是要充分挖掘主題圖中蘊含的教學資源,把這這一資源用好用足,充分發揮教育教學資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