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冀教版第六冊第102——102頁及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經歷由生活經驗到認識分數的過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用幾分之一表示簡單圖形的一部分。
3、感受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投影或實物投影
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引: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課件)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分桃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聽故事,理解情境圖意。
3、概括數學信息,引出本課內容。
師:在這個故事中,實際上蘊藏著一些數學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嗎?
(展示第一幅圖)2個桃子?兩個小朋友吃,該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平均分)數學上把物體分得一樣多,叫做平均分(板書)你怎樣理解平均分?(展示第三幅圖)現在剩下一個桃子,兩個小朋友又該怎樣分?半個桃子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呢?(可告之:半個可以寫成)這樣的數我們稱之為分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板題)
4、生活舉例:半個桃子可以用 表示,生活中還有什么也可以用 來表示呢?
5、問:為什么半個桃子……都可以用 表示呢?
二、探索新知。
1、折紙一。
引:大家想不想自己來創造一個 呢?拿出長方形紙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顏色。開始。
(巡視中注意搜集不同折法)
學生匯報中問:為什么要對折?
再問:大家想一想,像老師手中這幾個長方形,它們折法不同,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長方形的 呢?
小結:無論是一個蛋糕,還是一個平面圖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
教學讀寫法。
引:大家會分會折了,會不會寫呢?誰來試一試?
讀寫后把 寫在涂色的紙上。
填一填,
判斷
2、折紙二。
引:剛才我們認識了,大家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師板書)那好,大家就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你喜歡的幾分之一,開始。
匯報:你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幾分之一?
(巡視時搜集同是而折法不同或者形狀不同的作品)
小組之間說所折的分數。
問:老師手中這幾個圖形形狀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小結:不同的圖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數相同,就能用相同的分數來表示。
再問:這些同是長方形,它們表示分數分別是多少?(板書)這些2、3、4……表示的是什么?
小結:表示平均分的份數。
判斷對錯
三、應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