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二是解決把總數或剩下的數平均分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安排在練習一第5-8題。第5題是圖、表結合呈現的連續兩問,便學生明白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應該先算老師和學生一共多少人。第6、7、8題以圖畫、對話形式呈現,讓學生借助圖畫直觀和生活經驗設計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學習有條理地思考并表述。教學這些題,要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并相互交流的機會,把發展數學思考落到實處。
5.教材編寫體現彈性,滿足學生不同學習要求。
教材設計了一些開放性問題,給學生解決問題留出更大的空間,發展個性。如第2頁第5題,在回答哪種樹苗每棵價錢貴些這個問題時的思路方法是開放的。可以分別求出每棵楊樹苗和每棵松樹苗的價錢后比較哪種貴些;也可以把兩種樹苗的總價和數量作比較,根據每捆松樹苗的總價高、棵數少,判斷每棵松樹的價錢貴。又如第10頁第5題,女孩準備6天看完64頁書,每天看多少頁?是答案開放的題,可以從平均分的角度設計每天看的頁數,也可以不考慮平均分、不利用除法去設計。通過多種安排方案的交流、比較,學生能感到用除法幫助安排可以合理一些。教材設計這些開放性問題,希望能給每名學生都留有得出自己想法的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教材少量安排滲透運算性質的內容。第12頁第6題中有三組計算,每組兩道。同組兩題的被除數相同,上面一道是連除式題,下面一道是一步除法式題,連除式子中兩個除數的積正好等于下面一道算式的除數。教材的意圖是讓學生通過計算發現同組兩道的得數相同,然后比一比、想一想為什么。教材不要求教學除法的性質,希望學生通過比較和思考感受這方面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實驗教科書從三年級(上冊)起編寫少量思考題,本單元有三道。這些題在內容上源于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思考上略高于基本要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教師不要急于教會學生解答這些題,要給學生時間讓他們在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決這些問題,從中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激勵創新精神,培養獨立思考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