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認識
2、認識分米。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分米。
師:請同學們觀察米尺,10厘米有多長?10厘米也叫做1分米,用dm表示。
生:觀察米尺,感知1分米的長度。
師:誰能說說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生:10厘米。
師:板書——1分米=10厘米。(cm)
師:只要夠10厘米,就是1分米,用手勢來表示一下1分米的長度,同桌互相用尺子驗證一下。
生:用手勢表示1分米的長度,同桌互相驗證。
師:你來大膽的猜想一下,1米中有多少個1分米?
生;進行猜想。
師:我們來驗證一下,觀察米尺,從0刻度起每數出10厘米做一個記號,一直數完,看一看一共有幾個記號?1米中有多少個1分米?
生:學生進行驗證,匯報驗證結果。
師:板書——1米=10分米(dm)
師:量一量我們數學課本的長度約是幾分米?
生:學生用分米作單位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度。
師:估算一下你身邊的物體的長度,同桌用尺子量進行驗證。
生:估算物體長度,同桌進行驗證,匯報驗證結果。
師:指導看書,質疑。
生:看書、質疑。
教師點評:
教學新知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上,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進行科學驗證,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成就感得到滿足,進一步提高了學習興趣,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鞏固練習。
1、我們已經學了4個長度單位:厘米、米、毫米、分米,
比一比,把這四個長度單位排一下順序。
2、讓同學們用手中的測量工具任意測自己喜歡的物體,并做記錄。
3、我們在量物體長度時,就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下面來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回形針長28( ) 小明身高110( )
黑板長3( ) 課桌面寬4( )
操場長200( ) 粉筆長7( )
教師點評:
同學們興趣盎然,用不同的形式測量自己喜歡的物品,或者是身體的一部分,精心的作記錄,在測量中體會到不同的長度。對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從模糊到清晰,使人人學了有價值的數學,在大量的實踐中獲取了真知,體會了測量不同的物體要用不同的單位。
四、 小結:
師:我們今天研究了什么內容,說說你的收獲。
生:談學習本課的收獲。
師:你們知道嗎?毫米并不是最小的長度單位,不信你們
可以查資料或上網查一查。
教師總評: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整節課中充分的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取新知,教師創設活動情境,充分的提供了學生探索合作的空間,并且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而且也培養了估測的能力。
板書設計:
毫米、分米的認識
1米=10分米(dm)
1分米=10厘米(cm)
1厘米=10毫米(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