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通用8篇)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

發布時間:2023-01-26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通用8篇)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 篇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關系。

  2、  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度量物體的長度,并且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并學會估測,提高估測能力;

  3、  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學重點: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熟悉所學過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長度單位。

  教學、具準備:課件   直尺   硬幣    米尺   正方體盒子等。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

  以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引出新課。

  二、教學新課

 。ㄒ唬、認識毫米

  1、1毫米到底有多長呢?你們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長度,你能找出來嗎?請大家試著找一找。

  教師小結:直尺上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2、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1厘米=10毫米)

  3、用手勢表示出一毫米的長度。

  4、估測數學書的厚度。

  5、練習

  (二)、認識分米

  1、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1分米=10厘米)。

  2、找出1分米的長度

  3、米和分米的關系。(1米=10分米)。

  4、同桌交流,用分米說一句話。

  5、剪一分米長的吸管。

  6、比劃一分米的長度。

  7、估測課桌的高度,并交流方法。

  三、練習

  1、游戲:給物體選擇合適的單位

  2、辨一辨數學日記。

  四、小結

  五、課外活動。  

 。ú橐徊椋好、分米、厘米、毫米國際上采用什么樣的符號表示?

  蘭花小學 揭潔

  2004年11月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 篇2

  教學內容:毫米,分米的認識

  教學目的: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

  2、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學會用毫米,分米作單位量物體的長度。

  4、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5、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6、在實際操作中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分米和毫米以及米、分米、毫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毫米,分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方法:直觀操作法,啟發式談話法。

  學法指導:教給學生操作方法。

  教具準備:直尺(1米),課件,紙條(40),一分硬幣40枚,棋子等。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找一生與師同站,其他學生發現“師生”之間有何不同,由高度引入。

  2、復習厘米,米

  〈1〉、生用手表示1厘米,1米的長度。

  〈2〉、師:在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時常用(厘米)作單位。

  在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時常用(米)作單位。

  3、出示一分硬幣引入

  師:以厘米為單位測量一分硬幣的厚度,如何?為什么?

  一分硬幣的厚不夠1厘米,而我們又想比較準確地知道它的厚度,怎么辦?

  二:新授

  〈一〉、毫米

  1、要想比較準確地量出一分硬幣的厚度,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厘米更小的單位,毫米來測量。(板書課題)

  2、認識毫米

  師:觀察直尺上除了較長的厘米刻度線外,還能發現什么?

  師:1厘米中間的每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2、小格的長度就是(2)毫米。     你還知道幾毫米?

  3、1厘米=10毫米

  師:數一數,在刻度1和刻度2之間有多少小格?是幾毫米?

  同樣的方法數3—4之間有多少小格?幾毫米?

  自選1厘米數小格,匯報。討論發現了什么?(1厘米=10毫米)

  師:驗證:課件演示數小格。

  4、量硬幣,感受1毫米

  師:量一般物體的方法是什么?  生口答,師小結。

  生測一分硬幣的厚度,匯報。

  師:指導學生借助1分硬幣表示1毫米。

  5、練習

  〈1〉、測量棋子任一條邊長,匯報。

  〈2〉、課件出示練習題。

  6、小節:今后量比較短的物體長度或要求量的比較精確,就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二〉、分米

  1、測桌面的寬用毫米作單位,怎么樣?

  可以用厘米,也可以用毫米作單位。(板書:1分米)

  2 、認識,感受1分米

  師:在尺子上從0刻度起,1厘米1厘米的數出10厘米,指出:10厘米也叫1分米。

  師;1分米和10厘米同樣長,說明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書:1分米=10厘米)

  師:從刻度2到刻度幾是1分米?

  師:用手勢表示1分米大約有多長。

  3、分米條制作及應用

  師:2人一張紙條,一人測出1分米,并在最后畫一條豎線,同桌用尺子測量檢查。如果不正確,另測;正確,沿線折疊。     師巡視指導。

  師:用分米條測量桌子寬大約是幾分米?多的部分用什么單位表示?

  4、教學1米=10分米

  同桌之間提問用手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師貼分米條)

  師:共幾個分米條?10個分米條是幾分米? 和學過的多長很相似?為什么?

  指名提問,師小結。

  驗證:用1米長尺子測量得出 1米=10分米

  三:練習

  課件出示。(鞏固新知)

  四:

  1、小節:我們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2、作業 :以毫米,分米為單位,測量家中物體長度,做一個記錄。

  板書設計 

  毫米,分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師:西安遠東二中中附屬小學  岳濤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 篇3

  一、復習

  1、生匯報自己現在的身高

  2、根據學生的身高猜測老師的身高,引出上學期學過的兩個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師板書)

  3、如果老師的身高用厘米做單位是多少呢?引出1米=100厘米

  過度語:米和厘米已經成了我們親密的伙伴,這節課我們要認識兩個新的長度單位朋友,準備好了嗎?

  二、學生研究體驗與自主

  1、猜謎語引出鉛筆

  2、想知道你最喜歡的鉛筆有多長嗎?(量一量)學生匯報,出現了不是整厘米的現象引出新的長度單位“毫米”

  3、師: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1)、生在自己的尺子找1毫米

  (2)、用小手比劃出1毫米有多長

  (3)、閉眼想1毫米有多長,邊想邊比劃

  (4)、量1分硬幣的厚度(正好是1毫米)

 。5)、感知1毫米:用拇指和食指夾住1分硬幣,然后再抽出來,拇指和食指之間有一個小縫,這個小縫的寬度就是1毫米

  (6)、在我們的身邊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

 。7)、關于毫米你還知道什么?(生;1厘米=10毫米)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8)、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中間有沒有10個小格?

 。9)、師生一起看大屏幕一起數

 。10)、口答:3厘米=(  )毫米

 。11)、再一次測量自己的鉛筆有多長

  4、估計老師手里的鉛筆有多長

  5、找生量正好是10厘米

  6、師:10厘米還可以用另一個長度單位表示分米

  7、用放大的尺子驗證1分米=10厘米

  8、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從哪到哪是1分米

 。1)、用小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

 。2)、閉眼想像1分米有多長,邊想邊比劃

  (3)、在我們的身邊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9、用剪子剪出1分米長的彩條

  10、找10個人貼彩條正好是10分米

  11、以米為單位估計這條彩條有多長。(在實際測量,引出1米=10分米)

  12、口答:80分米=(   )米

  三、鞏固與創新性應用

  1.給小動物選擇合適的單位名稱

  2.實際測量:

 。1)、先估計數學書的厚度大約是幾毫米,在實際測量

 。2)、先估計課桌的寬大約是幾分米,在實際測量

  四、反思與小結:這節課你的感受如何呀?

  五、師小結:

  六、課后反思:

  成功點:

  1.在導入  時,能夠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課題

  2.能讓學生自己動手比劃,閉眼想象1毫米、1分米有多長,在通過感知1分硬幣的厚度,剪1分米的彩條,更能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表象

  3.讓學生估測鉛筆的長度、數學書的厚度、課桌的寬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4.讓學生自己研究發現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進率

  5. 讓學生實際測量,培養了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不足之處:

  1.教師的數學語言不夠嚴密

  2.課件使用的不當,在學習1分米=10厘米時,沒有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3.各個教學環節之間過于緊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研究體驗

  改進措施:

  1.多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讓每一節課的教學語言都達到科學嚴密

  2. 在教學設計上下工夫,讓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有他的價值,尤其是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目標一定要明確

  3.合理的安排時間,重難點處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研究體驗.

  包新麗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 篇4

  一、教學目標 :

 。ㄒ唬 知識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知道毫米、分米、厘米、米之間的單位進率。

  2、能夠用手勢表示出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長度。

  3、能選用適當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4、能估測出具體實物的長度。

 。ǘ 能力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操作、觀察、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認知,辨別分析和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2、利用表格式的題目滲透統計思想。

 。ㄈ┣楦心繕耍

  本節課是通過多種活動,調動感官參與,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仔細認真的好品質,在合作教學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讓學生熱愛求知,增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加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二、教學方法:動手實踐、合作探究。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米尺、1毫米、1分米的單位長度的實物,學生準備多種實物、直尺若干。

  四、學生分析:

  學生56人,大多數同學已經了解長度單位厘米,米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并能表示出單位長度。

  五、設計理念: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新知,并讓新知在實踐中應用,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讓同學感受到合作的樂趣及作用。

  六、教學過程 :

 。ㄒ唬﹦撛O活動情境,引入新知

  師:同學們你知道你學習的最親密伙伴是誰嗎(書、文具盒、削筆刀、橡皮、鉛筆等)你了解他們嗎?你知道他們身高是多少嗎?他們有多厚嗎?現在請你為他們建立一個小檔案。用直尺測量它們并且將記錄寫在本上。

  師: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測量的結果呢?

  學生自由回答;

  生甲:文具盒長17厘米多一點。

  生乙:書的厚度是1厘米多一點。

  生丙:削筆刀的長度是5厘米少一點。

  師說:多一點,少一點,究竟是多少呢?能不能用一個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呢?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個新朋友:長度單位毫米。

  揭示課題。

  評析:通過創設情境,讓同學們用直尺測量實物具體有多長,從解決身邊的問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

 。ǘ┨角笮轮

  1、 認識毫米

  師:請同學們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的長度。

  生:(從1到2,從2到3,從7到8……)

  師:在1厘米長度中,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有許多小格。

  師:你們發現的每一個小格就是1毫米。(電腦演示每一個1毫米)

  師:請同學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的長度,并舉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接近1毫米。

  四人一組:

  觀察直尺發現1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關系。并得到1厘米=10毫米

  實踐操作

 。1) 同桌為一組用手勢分別表示1毫米到10毫米的不同長

  度,一個同學表示,另一個同學用直尺測量。并且舉出相對應的物體。

  (2) 用毫米做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評析:根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獲取新知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的直觀形象,能夠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認識分米

  實踐活動:用厘米做單位測量課桌的長度。(讓同學感受到用厘米測量時太麻煩了從而引出長度單位分米。

  電腦演示1分米的長度并且用手勢表示出來。

  舉例生活中接近1分米的實物。并尋找身體的哪一部分接近1分米。

  評析:教學新知要建立在學生以有的學習經驗上,給學生自主鉆研的時間,自學新知,是對學生的信任,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由扶到放,正是同學學習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成就感得到滿足,進一步提高了學習興趣,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實踐應用:

  1、 電腦出示:

 。1) 直尺測量曲別針圖。

  (2) 直尺測量釘子圖。(要求說出所對應的刻度)

  2、 在一個信封中裝3個線繩,分別是1毫米、1厘米、1分米。讓同學閉著眼睛摸出1個,并能說出其長度。

  3、 在沒有直尺的情況下,如何測量出物體的長度。

  4、 教師說長度學生剪出相對應的長度:3分米、1厘米、5毫米、4分米。

  5、 讓同學用手中的測量工具任意測自己喜歡的物體,并做記錄。

  評析;同學們興趣盎然,他們用不同的形式測量自己喜歡

  的物品,或者是身體的某一部分,精心的作記錄,在測量中體會了不同的長度,比如5毫米、7厘米、7分米、5毫米、4分米。對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從模糊到清晰,使人人學了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在大量的實踐中獲取了真知,體會了測量不同的物體要用不同的單位。因此,在填適當的單位名稱這個練習中全班基本沒有填錯的

  6、 請同學填出測量的結果

  你的手掌的寬度                  分米

  你的課桌的高度                  分米

  你的手指的厚度                                  毫米

  7、 估測:

  教師拿出軟盤、童話書、橡皮、鉛筆……讓同學估測出大約的長度或厚度

  評析: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整節課中充分的讓同學在實踐中獲取新知,教師創設活動情境,充分的提供了同學探索合作的空間,并且使同學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每天生活中,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而且也培養了估測的能力。

  板書設計 :

  毫米 分米的認識

  1厘米=10毫米

  1米 =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 篇5

  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0-61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

  1、結合教學,向學生滲透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同時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2、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問意識、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會用毫米、分米做單位量物體的長度。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的建立,會用毫米、分米做單位量出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過程和在實際測量中的靈活應用。

  四、教具、學具:

  米尺、硬幣、直尺、紙條等。

  五、教學過程 :

 。ㄒ唬┣榫骋,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中國第一個航天員是誰?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無聞、刻苦鉆研的科學家,花費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研制過程中不能有一點點的失誤。你認為在研制過程中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學生可能答:飛機的性能,駕駛員的技術,準確的測量等。

  師:首先得經過精確的測量,絲毫誤差都可能導致失敗。

  (這一環節,加強了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復習長度單位:米、厘米

  問:那么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到什么單位?

  一米的長度大約有多長呢?用手勢表示1米大概有多長?1厘米大概有多長?

  (對已建立的長度觀念的復習,為新知作準備.)

  3、測量紙條的長度。(創設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拿出紙,,看誰能量出紙條的長度?

  師:這8厘米多,多的又不夠1米,用什么單位表示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揭示課題:毫米的認識)

 。ぐl矛盾,提高探究的欲望,為合作探究作準備。)

 。ǘ┖献鹘涣,探索新知:

  1、認識“毫米”。

 。1)調查研究后,匯報交流。

 。1)師:關于毫米的知識,你都知道什么?拿出你的直尺,把你所發現的說給同組同學聽聽。(合作學習,老師巡視。)

 。2)匯報交流: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3)師問:用鉛筆的筆尖指著,一毫米一毫米地數1厘米中有多少個1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

 。4)用鉛筆尖指出從0刻度開始5毫米的刻度線。

  比一比,誰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線;8毫米呢?

 。5)提問:你身邊什么物體的實際長度接近1毫米?

 。2)親身體驗1毫米到底有多長?

  師:這是一枚一分硬幣,你先估計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實際測測,看估計的對不對?

  師:除了一分硬幣的厚度是1毫米以外,還能舉出長度是1毫米的物體嗎?

  師:到底1毫米有多長呢?用手勢表示一下。

 。3)實際測量:

 、 考考你的眼力:你估計一下這本數學書有多厚?實際測一測,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導用毫米做單位測量的方法)

 、 任選你喜歡的物品,測出它的長度。(小組操作、互評、反饋)

  教師小結: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還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

  (這一環節,主要在課堂上體現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2、認識分米。

 。1)引入分米:下面我們做個智力小游戲。

  師:這是兩根紙條,只用尺子測出其中一根的長度,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另一根的長度。

  請最有智慧,最先完成的小組到前邊來給大家演示。

  師:10厘米、10厘米地測,這個方法真好,這10厘米的長度還可以說是多長?有誰知道?(板書:分米)

  這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二個長度單位:分米。

  問:1分米是幾厘米?40厘米是幾分米?為什么是4分米?

  (板書:1分米=10厘米)

  (2)體驗1分米的長度:

  師:1分米有多長呢?伸出你的兩指,比一比多長是1分米?

  (這一拃的長度就是1分米)

 。3) 滲透米和分米的關系。

  創設情境:一天老師叫小老鼠畫一條長1分米的線段,但是它的直尺斷了一節,小老鼠不知如何畫。請你幫助幫小老鼠畫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悟出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用一把無起始刻度的直尺。)

  師:1米里有幾個1分米?10個1分米是多少?

  板書:1米=(  )分米。(10分米就是1米。)

 。ㄈ╇A段小結,突出重點: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個新的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

  現在我們一共認識了4個長度單位,今后我們在測物品的長度時,有時就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單位,如果測量時要求特別精確地話,還可以用毫米做單位,那么這4個長度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下面每個小組的同學研究一下。(學生匯報略)

  (四)鞏固反饋,學以致用:

  蠟筆長6(   );跳繩長2(   );課桌高7(   );粉筆長75(   );

  蠟筆長60(   );跳繩長200(   );課桌高70(   );粉筆長75(   );測量教室的寬用(   );書的厚度用(   );成都到北京的距離用(   )。還有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我們還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才能解決新問題。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長度單位,如果你們有興趣,希望你們到書中或網上查查看。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 篇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0~61頁的例1、例2。

  教學目的:

  1.通過使學生經歷猜測、探索、驗證的過程來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在建立長度觀念時,對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間的關系易混淆,故教學時應講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比較它們的長短,使學生能正確、深刻地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或掛板)、米尺;學生準備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幣、一枚一元硬幣。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

  測量游戲:

  師說:同學們,你們每組桌上有一個籃子,籃子里有幾種東西(“一元硬幣、一分硬幣”各一枚、一張紙條、一塊橡皮),請你們看看分別是什么?

  師問:誰能用尺子準確測量出它們的長度或厚度?(小組合作)

  小組匯報。

  猜測:一元硬幣的厚度。

  師問:測量一枚1元硬幣或1分硬幣的厚度為什么不能用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呢?(學生自由發言)

  師小結:一枚1元硬幣(1分硬幣)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單位都不合適,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毫米)

  二、獨立探索

  1.認識毫米。

 。1)師問:觀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發現?(同桌交流)

 。2)匯報交流: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3)師問:用兩支筆的筆尖指著,一毫米一毫米地數1厘米中有多少個1毫米?

 。4)教師小結: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還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

 。5)提問:你身邊什么物體的實際長度接近1毫米?

  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長度。

 。6)練習質疑。

  ①教科書第66頁“做一做”中的習題。

 、诹砍鲆幻1分硬幣的厚度。

 。7)測量驗證:一枚1元硬幣大約厚(     )。

  2.認識分米。

  (1)引入分米。

 、賱邮植僮鳎河脤W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課桌寬是多少?(當學生用“米”做單位量時,課桌寬不夠1米,用“厘米”做單位時,一一地量很麻煩。)

  ②獨立探索:你感覺用一個多長的長度單位量課桌的寬比較合適?

 、蹍R報交流,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有一個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

  ④教師說明:像量課桌這樣的物體長度時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單位都不合適,我們就要創造一個新的長度單位。

 、莼ハ嘤懻摚哼@個單位規定為多長合適?學生討論(得出以“10厘米”為一個單位比較好)匯報并說明理由;從而引出“分米”。(板書,把課題補充全:分米的認識)

 。2)問: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

  用手勢表示出1分米的長度,表示出2分米的長度。

  (3)學生用直尺量1米長的繩子,每1分米作一個記號,問: 1米里面有幾個1分米?(板書1米=10分米)

  (4)練習質疑。

 、偻阑チ繌氖滞蟮街讣庥卸嚅L?

  ②教科書第67頁“做一做”中的習題。

  三、利用知識,解決問題

  1.練習十七的第1題。

  2.在( )里填上合適的單位(投影或掛板出示)。

  一把米尺的長是1(   ) 一把米尺的長是10(   ) 一把米尺的長是100(   )

  一個墨水瓶高約1(   ) 教室的門高約是2(   ) 寬約是以(   )

  3.量出數學教科書的寬是幾分米幾厘米幾毫米?(1分米4厘米4毫米)

  4.練習十六的第2題。

  四、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即直觀又準確地記住它們之間的關系呢?

  五、手指游戲

  1.教師邊說邊演示:“手指兄弟親又親,大哥掛帥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記得牢,手指叉開表進率,相等空間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們去揭密。”(用“快板”的形式說出來)

  2.學生互相動手表演。

  師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明天我們就一起來揭密。”

  六、課堂作業 

  1.量出數學作業 本的長約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2.在作業 本上畫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長的線段。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 篇7

  教學目標 :

  知識教學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會用毫米、分米作單位量。

  能力訓練點:通過直觀演示和學生自己操作,注意培養觀察、分析、綜合、動手、遷移、推理創造等能力。

  德育滲透點:啟迪學生主人公意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通過教學,初步滲透由量變到質變的辨證思維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長度概念,理解單位間的進率;

  難點:用毫米和分米作單位準確測量。

  教具、學具準備:1分硬幣、米尺、紙條(待量)、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

  學前準備

  提問:請同學們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我們學過的哪些長度單位?(米、厘米)同

  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2、提問:我們在表示什么物體的長度時用米作單位?舉例說說。什么物體用厘米呢?為什么?

  3、出示1分硬幣,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狀?(圓形)請你來量量這個圓形最寬的地方大

  約是幾厘米?誰來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夠不夠1厘米?

  4、引出課題,看來光有米和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還不夠用,我們在量比較短的物體或

  需要量得比較精確時還需要一個更小的單位,誰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學生能回答出毫米)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毫米。

  探究新知

  認識毫米:

 。1)(電腦出示米尺放大圖)提問:你能找到1毫米嗎?請認識的幾名同學上臺給大家指指看。引導學生說出厘米中間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

  (2)初步感知:這幅圖上的每1毫米都是放大的,實際的1毫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同桌互相看看。

  (3)用1分硬幣幫助建立毫米概念:

  拿出1分硬幣,把1分硬幣的厚度對準尺子上的1小格,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

  說出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四人小組討論:怎樣測量比較準確?學生回答出步驟,說不全可互相補充。師強調:硬幣與尺子一定要垂直。先把硬幣捏在指間,再把硬幣慢慢從指間抽出,指名說說指間留下的小縫大約有多寬?再把硬幣塞回去檢查一下。把硬幣再次抽出,同桌互相看看,說說這條小縫的寬約是多少?

  (4)小組活動:數一數每一厘米有多少毫米?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得出:1厘米=10

  毫米,還能怎么說?(10毫米=1厘米)(板書:1厘米=10毫米)

 。5)畫一畫:在紙上畫出1毫米有多長。最后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

  (6)電腦出圖,看米尺填數。在紙上完成,指名回答。

  (7)完成60頁3題,看圖說出別針和釘子的長度。

 。8)量數學書的厚度,指名匯報,說說產生誤差的原因。(書紙厚度不同)強調:量

  時從尺子的0刻度線量起。

  認識分米

  提問:量數學書的長度時用毫米作單位合適嗎?為什么?如果有一個比厘米再大

  一些、比米再小一些的單位就好了,讓學生猜一猜有沒有?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請同學告訴大家。小組活動:量指定紙條的長度(10厘米),師說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第二位新朋友��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讓學生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多長,用手比比,說說1分米是幾厘米,再閉上眼睛想一想。(板書:1分米厘米)

  提問:請你用1分米紙條與米尺比比,猜猜1米里有幾個1分米?(板書1米=10

  分米。)

  畫一畫:在練習本上1分米長的線段。

  鞏固練習

  量一量彩帶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填上合適的單位

  床長2( ) 桌子高( ) 從家到學校500( )

  橡皮長30( ) 文具盒厚4( ) 樓房高30( )

  小組活動:借助繩子作工具,量出杯子側面一周的長度。師巡視,指名匯報方法。

  電腦出圖:小螞蟻爬房頂(三角形邊長分別為1米5分米,90厘米,9分米),一

  共走了多長?

  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

  毫米 分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 篇8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4頁,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在建立長度觀念時,對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間的關系易混淆,故教學時應講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比較它們的長短,使學生能正確、深刻地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課件、米尺;學生準備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幣、絲帶、橡皮等。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師:你們猜一猜,錢老師的身高是多少?

  學生猜完后教師說明:錢老師的身高是1米80厘米。

  師:米和厘米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兩個長度單位,請大家用手勢比劃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米作單位?

  師:請大家再用手勢表示一下,1厘米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師:我們每天上課都要用到數學課本,你們知道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厘米嗎?自己量一量。

  生:數學書的長是21厘米,數學書的寬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師:數學書的寬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長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要想比較準確地量出數學課本的寬,就要用一個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來量。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毫米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獲取新知

  1、認識毫米。

  (1)師:1毫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拿起直尺認真觀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線以外,還有刻度線嗎?

 。ㄟ有一些小刻度線,這些小刻度線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師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間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圖

  提問:從0刻度到刻度1是幾厘米?

  教師讓學生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在刻度0和刻度1之間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從刻度1到刻度2是幾厘米?數一數,在刻度1和刻度2之間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從刻度3到刻度4是幾厘米?數一數,在刻度3和刻度4之間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這就是說,1厘米中間有多少個小格?

  得出:1厘米=10毫米

 。3)教師讓學生量一量1分硬幣的厚度,看夠不夠1毫米。

  量完后教師說明: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師生共同用手勢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夾住1分硬幣,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幣抽出來,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間有一條小縫,它的長度大約就是1毫米。

  教師結合課件演示說明:銀行卡和電話卡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10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教師讓學生量一量數學課本的厚度大約是幾毫米?

  (5)說一說,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6)教科書第3頁 “做一做”中的題目。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數的?

  2、認識分米。

  (1)引入分米。

 、賱邮植僮鳎河脤W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課桌寬是多少?(當學生用“米”做單位量時,課桌寬不夠1米,用“厘米”做單位時,一一地量很麻煩。)

 、讵毩⑻剿鳎耗愀杏X用一個多長的長度單位量課桌的寬比較合適?

 、蹍R報交流,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有一個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

 、芙處熣f明:像量課桌這樣的物體長度時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單位都不合適,我們就要創造一個新的長度單位。

 、莼ハ嘤懻摚哼@個單位規定為多長合適?學生討論(得出以“10厘米”為一個單位比較好)匯報并說明理由;從而引出“分米”。(板書,把課題補充全:分米的認識)

 。2)問: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

  用手勢表示出1分米的長度,表示出2分米的長度。

 。3)學生觀察米尺,回答:1米里面有幾個1分米?(板書1米=10分米)

 。4)練習。

  ①同桌互量從手腕到指尖有多長?

 、诮炭茣4頁“做一做”中的習題。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1、練習一的第1、2、3題。

  2、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蠟筆長6(    )   跳繩長2(     ) 

  課桌高7(     )   粉筆長75(       )

  鋼筆長14(    )   小明的身高是140(     )

  一塊橡皮厚12(   )  旗桿高9(     )

  3、量出20毫米和3分米的絲帶。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1、量出數學作業 本的長約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2、在作業 本上畫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長的線段。

  3、拿一瓣蒜頭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的盤子里。先看看它幾天后開始發芽,再記錄發芽一周內蒜葉的生長情況。(課外完成)

  河北唐山師范學院玉田分校附屬小學特級教師  錢守旺

 。╡-mail: 宋體;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通用8篇) 相關內容:
  • 5.1.1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案例|人教課標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0~61頁的例1、例2。教學目的:1.通過使學生經歷猜測、探索、驗證的過程來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 人教三上數學第三單元《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3篇)

    學習內容教材第21-22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五第1、2、5題。學習目標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并會用他們做單位進行測量。教學重點:建立較為準確的“1毫米”的概念。教學難點:理解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關系。...

  • 《毫米、分米的認識》(通用14篇)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2~4.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米尺;學生準備直尺一把,吸管一根,剪刀一把,一小組一把米尺.鉛筆,練習本,橡皮.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毫米,分米的認識"是...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4頁,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第1—3題,毫米、分米的認識。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

  • 毫米、分米的認識(通用12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4頁,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第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6篇)

    復習目的: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分米、毫米等長度單位的感性體驗。會確定位置,從而鞏固學生已有的對平面圖形的直觀體驗。2、通過觀察、測量、語言描述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4篇)

    復習目的: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分米、毫米等長度單位的感性體驗。會確定位置,從而鞏固學生已有的對平面圖形的直觀體驗。2、通過觀察、測量、語言描述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 毫米,分米的認識(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

  • 《毫米、分米的認識》(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

  • 數學教案-《毫米、分米的認識》(精選9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4頁,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第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 毫米,分米的認識(精選11篇)

    教學目標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

  •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石院小學 鄧義彬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五冊60-61頁,毫米、分米的認識,練習十六1、2題。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 毫米、分米的認識

    設計意圖:導入部分,讓學生經歷測量常見物體長度的過程,引出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讓學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測量的需要。本節課注意從感性入手,借助直觀演示,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

  • 毫米,分米的認識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2~4.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米尺;學生準備直尺一把,吸管一根,剪刀一把,一小組一把米尺.鉛筆,練習本,橡皮.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毫米,分米的認識"是...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 | 熟妇人妻AV中文字幕老熟妇 | 永久免费的啪啪免费网址 |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方式 | 免费看裸体美女脱了衣服露视频胸 | 91高清一区| 亚洲CHINESE猛男自慰GAY | 国产亚洲毛片 | 欧美a一级 | www99re最新地址获取 |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国片精品白丝美女视频 |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 久久久高清 |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 国产一级久久久久 | 丁香五月天一二三四在线视频 | 日本在线黄色 | 妺妺窝人体色WWW看美女 | 97色97| 91久久久爱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 天天摸夜夜添狠狠添高潮出水 | 小雪奶水翁胀公吸小说 | 日本精品久久久影院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天天躁狠狠躁 | 东北露脸46熟妇ⅩⅩXX | 在线国产精品一区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一级做受毛片免费大片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三区 | 和邻居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热久久高潮AV袁孑怡 |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视频 | 亚洲第一久久久 | 黄色大片视频网站 | 一级黄色片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