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第58-59頁。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經歷自主探索,并嘗試將分步計算改寫成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過程。
2.理解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會進行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
3.在自主解決問題、改寫算式等活動中,感受混合運算順序在實際應用中的合理性。
教學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電腦出示: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從圖上能知道些什么?
指名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
(電腦閃動:50元錢,買香蕉用去了14元錢,桔子每千克3元)誰能替媽媽算一下,可以買幾千克? 1.認真讀題:默讀、自由讀、指名讀。
2.討論,交流,自主解決。
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同桌先互相說說看到了什么?學生把所看到的信息進行整理,為解決問題作好準備。
讓學生了解文字及圖中的數學信息和問題,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解題思路。
2.教師提出兔博士的問題,鼓勵學生試著將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然后請學生到前面板演,①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帶小括號的,一種是不帶小括號的,可請學生說一說,這兩種列式方法,那一種是正確的呢?為什么?②也有可能學生寫不出帶小括號的算式。教師要作重點指導,
“這樣列式能先求50-14嗎?”
“想什么辦法才能先求出50-14呢?看一看,誰是我們班的智慧星呢?”
“要想求出可以買幾千克橘子,就必須先求出什么?” 1. 學生改寫算式,并討論、交流正確的列式方法。
2. 計算改寫后的算式。 1. 在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后,在改寫的過程中,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實際計算過程中,自然產生添加小括號的需要。
2. 感受混合運算順序在實際應用中的合理性。
總結歸納解題思路。
二、自主探索 解決問題
1. “李大伯家的黃瓜豐收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遇到了什么問題?(電腦出示情景圖),誰來幫他解決一下?”
2.教師對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時總結①34+27=61 61×4=244 ②34×4=136 27×4=108 136+108=244 ③(34+27)×4=244 “ 究竟哪一種解題方法既簡單又方便呢?列出兩個或三個算式的同學,能不能將它改寫成一個算式呢?”
“要想求出李大伯一天摘的黃瓜能買多少元,就必須先求出什么?” 1.指導學生讀題,并觀察情景圖,了解問題。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思考的過程與方法。
3.學生匯報交流結果。 1. 交流解決問題思路。重點了解學生能夠寫成一個算式,幫助學生理解寫成一個算式時加小括號的道理。
2. 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帶小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總結歸納解題思路。
三、練一練
1.引導學生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在計算。交流時教師要引導其他學生參與評價。
2. 應用新知,鞏固課化。
指導學生先觀察每道題中兩個算式的聯系,再改寫成一個算式。
3.電腦出示第3題:王霞買來一本140頁的故事書,已經看了86頁。剩下的計劃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頁?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要求“每天要看多少頁?”,必須先算( )。算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