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通用12篇)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1
課題:
教學目標
1.兩位數乘兩位數,相乘每一步都需進位(連續進位).
2.另一個因數是三位數,乘得的0要占數位.
3.正確計算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連續進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
0占數位.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5×4 48÷4 6×5+7 78÷6
3×90 7×8+4 16×5 4×9+6
5×6+4 4×7+6 6×9+7
3×8+6 4×9+7 8×7+8
2.板演:48×2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48×72【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二)”】
(1)分組合作,討論、交流.
(2)一人板演:
(3)訂正時,說一說百位為什么寫3.(第二個積)
使學生明確:連續進位,8×7=56,4×7+5=33.用十位上的7去乘8時,7乘8得56,在十位上寫6,百位上進5,寫一個小“ 5”,7乘4得28,28加5得33,在百位上寫3,把小“5”蓋上,以免兩部分積相加時,多加一個5.
(4)反饋練習:
2.出示例4: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一周要用114分.繞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繼續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二)”】
(1)讀題,列式并計算.
(2)出示投影,引導學生填寫.
114 × 59 = ( ) (分)
答:要用_____分.
3.反饋練習:
三、全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四、隨堂練習.
1.做一做,并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2.列式并計算.
(1)56乘39得多少?
(2)12個603是多少?
(3)116的48倍是多少?
五、布置作業 .
1.64×59 139×43 254×36
89×46 308×32 105×87
2.32個同學在運動場練習接力跑.平均每個同學跑104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例348×72=3456 例4114×59=6726(分)
探究活動
讓你來做小教師
活動目的
1.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一步熟悉乘法筆算的方法.
2.通過改正錯誤的計算,來避免自己在做題中犯同樣的錯誤.
3.讓學生體會做教師的樂趣和辛苦.
活動準備
3道筆算過程錯誤的式題寫在題板上.題要有代表性:如用十位上的數乘,積的末尾與個位對齊的;末尾有0的乘法,將0忘記落下來的等.
活動過程
1.出示錯誤式題.
2.讓3名學生到前面來,進行判斷.
3.口敘錯誤原因,并改正.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2
課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知識遷移推導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下面各題.
13×30 23×10 24×4 21×40
120×6 40×7 8×60 500×8
2.筆算并板演.
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二、探究新知.【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1.出示例2:212×34=
(1)引導學生觀察例2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2)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應該怎樣計算.
(3)板書:
①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848個一表示212×4的積.
②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636個十或6360個一,表示212×30的積.
③從兩步計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④7208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7208表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2.出示“做一做”(投影出示).啟發學生分組合作.
(1)
963表示什么? 321乘1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2)
264表示什么?132乘3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3)獨立填寫.
訂正并說明計算過程.
三、總結.【繼續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總結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①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②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③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隨堂練習.
下面各題,先說出計算的步驟,再計算.
112×34 324×21
對比練習.(重點是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積寫在什么地點,和誰對齊.)
五、布置作業 .
1.42個23是多少?
2.15的21倍是多少?
板書設計
乘法法則: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3
課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知識遷移推導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下面各題.
13×30 23×10 24×4 21×40
120×6 40×7 8×60 500×8
2.筆算并板演.
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二、探究新知.【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1.出示例2:212×34=
(1)引導學生觀察例2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2)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應該怎樣計算.
(3)板書:
①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848個一表示212×4的積.
②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636個十或6360個一,表示212×30的積.
③從兩步計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④7208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7208表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2.出示“做一做”(投影出示).啟發學生分組合作.
(1)
963表示什么? 321乘1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2)
264表示什么?132乘3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3)獨立填寫.
訂正并說明計算過程.
三、總結.【繼續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總結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①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②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③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隨堂練習.
下面各題,先說出計算的步驟,再計算.
112×34 324×21
對比練習.(重點是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積寫在什么地點,和誰對齊.)
五、布置作業 .
1.42個23是多少?
2.15的21倍是多少?
板書設計
乘法法則: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4
課題: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個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數,得數的末位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計算:
14×22 14×3
2.口算:
3l×30 6×40 24×10 13×20
14×2 14×20 28×3 28×30
24×3 19×24 2×3 214×3
說明:指名板演2道筆算題的同時,其他學生口算.練習中使學生知道,用整十數乘得多少個十.
3.貼出畫有3盒彩筆,標明“每盒24支”的彩圖,指名編題后列式.
列式可能出現兩種情況:24+24+24;24×3.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
(1)引出例1:教師在原彩圖左邊再貼出一摞彩色筆,提問:圖中一共有多少盒彩色筆?每盒是多少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筆?怎么列式?
引導學生明確: 24×13表示13個24是多少?
(2)揭示課題:
觀察:這道題中的一個因數與剛才的筆算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板書課題: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2.學習例1.【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1)看圖比較,理解算理.
①指彩圖,問:例1與復習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明確:復習題只是求3盒的枝數,而例1是求13盒的枝數,比原來多了10盒.
②怎樣計算24乘13?
教師提示:我們已經知道3盒彩色筆是72枝,只要再求出10盒彩色筆有多少枝,然后把兩部分枝數合在一起,從而使學生明確要分三步求13盒彩色筆的枝數.
3盒的枝數:24×3= 72(枝)
10盒的枝數:學生能口算出240,即:24個十.
13盒的枝數:72+240=312(枝)
(2)豎式計算,掌握算法.
思考:怎樣把三步計算寫在一個豎式里呢?
板書:
①剛才第一步我們求的是什么?
學生明確:求3盒彩色筆共有多少枝.
②第二步求什么?
求10盒彩色筆共有多少枝,用10乘24,十位上的“1”表示10, 因此“4”要寫在十位上,個位寫“0”,再用“1”去乘十位上的2,所得積與百位對齊.
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3盒枝數72和10盒枝數240相加,得312枝,是13盒的枝數.
(3)反饋練習.
將下列豎式補充完整.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四、隨堂練習.
1.學校買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錢是15元.根據左邊的豎式在里填數.
2.判斷并說明理由.后三道題的豎式中有兩個64,表示的意義相同嗎?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 .
1.口算下面各題.
8×30 32×30 26×3 150×5
3×7+6 4×9+8 8×8+8 7×7+4
2.思考:用11去乘兩位數,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板書設計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5
課題: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個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數,得數的末位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計算:
14×22 14×3
2.口算:
3l×30 6×40 24×10 13×20
14×2 14×20 28×3 28×30
24×3 19×24 2×3 214×3
說明:指名板演2道筆算題的同時,其他學生口算.練習中使學生知道,用整十數乘得多少個十.
3.貼出畫有3盒彩筆,標明“每盒24支”的彩圖,指名編題后列式.
列式可能出現兩種情況:24+24+24;24×3.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
(1)引出例1:教師在原彩圖左邊再貼出一摞彩色筆,提問:圖中一共有多少盒彩色筆?每盒是多少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筆?怎么列式?
引導學生明確: 24×13表示13個24是多少?
(2)揭示課題:
觀察:這道題中的一個因數與剛才的筆算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板書課題: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2.學習例1.【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1)看圖比較,理解算理.
①指彩圖,問:例1與復習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明確:復習題只是求3盒的枝數,而例1是求13盒的枝數,比原來多了10盒.
②怎樣計算24乘13?
教師提示:我們已經知道3盒彩色筆是72枝,只要再求出10盒彩色筆有多少枝,然后把兩部分枝數合在一起,從而使學生明確要分三步求13盒彩色筆的枝數.
3盒的枝數:24×3= 72(枝)
10盒的枝數:學生能口算出240,即:24個十.
13盒的枝數:72+240=312(枝)
(2)豎式計算,掌握算法.
思考:怎樣把三步計算寫在一個豎式里呢?
板書:
①剛才第一步我們求的是什么?
學生明確:求3盒彩色筆共有多少枝.
②第二步求什么?
求10盒彩色筆共有多少枝,用10乘24,十位上的“1”表示10, 因此“4”要寫在十位上,個位寫“0”,再用“1”去乘十位上的2,所得積與百位對齊.
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3盒枝數72和10盒枝數240相加,得312枝,是13盒的枝數.
(3)反饋練習.
將下列豎式補充完整.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四、隨堂練習.
1.學校買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錢是15元.根據左邊的豎式在里填數.
2.判斷并說明理由.后三道題的豎式中有兩個64,表示的意義相同嗎?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 .
1.口算下面各題.
8×30 32×30 26×3 150×5
3×7+6 4×9+8 8×8+8 7×7+4
2.思考:用11去乘兩位數,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板書設計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6
課題: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個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數,得數的末位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計算:
14×22 14×3
2.口算:
3l×30 6×40 24×10 13×20
14×2 14×20 28×3 28×30
24×3 19×24 2×3 214×3
說明:指名板演2道筆算題的同時,其他學生口算.練習中使學生知道,用整十數乘得多少個十.
3.貼出畫有3盒彩筆,標明“每盒24支”的彩圖,指名編題后列式.
列式可能出現兩種情況:24+24+24;24×3.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
(1)引出例1:教師在原彩圖左邊再貼出一摞彩色筆,提問:圖中一共有多少盒彩色筆?每盒是多少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筆?怎么列式?
引導學生明確: 24×13表示13個24是多少?
(2)揭示課題:
觀察:這道題中的一個因數與剛才的筆算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板書課題: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2.學習例1.【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1)看圖比較,理解算理.
①指彩圖,問:例1與復習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明確:復習題只是求3盒的枝數,而例1是求13盒的枝數,比原來多了10盒.
②怎樣計算24乘13?
教師提示:我們已經知道3盒彩色筆是72枝,只要再求出10盒彩色筆有多少枝,然后把兩部分枝數合在一起,從而使學生明確要分三步求13盒彩色筆的枝數.
3盒的枝數:24×3= 72(枝)
10盒的枝數:學生能口算出240,即:24個十.
13盒的枝數:72+240=312(枝)
(2)豎式計算,掌握算法.
思考:怎樣把三步計算寫在一個豎式里呢?
板書:
①剛才第一步我們求的是什么?
學生明確:求3盒彩色筆共有多少枝.
②第二步求什么?
求10盒彩色筆共有多少枝,用10乘24,十位上的“1”表示10, 因此“4”要寫在十位上,個位寫“0”,再用“1”去乘十位上的2,所得積與百位對齊.
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3盒枝數72和10盒枝數240相加,得312枝,是13盒的枝數.
(3)反饋練習.
將下列豎式補充完整.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四、隨堂練習.
1.學校買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錢是15元.根據左邊的豎式在里填數.
2.判斷并說明理由.后三道題的豎式中有兩個64,表示的意義相同嗎?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 .
1.口算下面各題.
8×30 32×30 26×3 150×5
3×7+6 4×9+8 8×8+8 7×7+4
2.思考:用11去乘兩位數,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板書設計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7
課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知識遷移推導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下面各題.
13×30 23×10 24×4 21×40
120×6 40×7 8×60 500×8
2.筆算并板演.
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二、探究新知.【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1.出示例2:212×34=
(1)引導學生觀察例2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2)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應該怎樣計算.
(3)板書:
①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848個一表示212×4的積.
②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636個十或6360個一,表示212×30的積.
③從兩步計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④7208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7208表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2.出示“做一做”(投影出示).啟發學生分組合作.
(1)
963表示什么? 321乘1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2)
264表示什么?132乘3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3)獨立填寫.
訂正并說明計算過程.
三、總結.【繼續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總結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①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②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③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隨堂練習.
下面各題,先說出計算的步驟,再計算.
112×34 324×21
對比練習.(重點是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積寫在什么地點,和誰對齊.)
五、布置作業 .
1.42個23是多少?
2.15的21倍是多少?
板書設計
乘法法則: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8
課題: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個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數,得數的末位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計算:
14×22 14×3
2.口算:
3l×30 6×40 24×10 13×20
14×2 14×20 28×3 28×30
24×3 19×24 2×3 214×3
說明:指名板演2道筆算題的同時,其他學生口算.練習中使學生知道,用整十數乘得多少個十.
3.貼出畫有3盒彩筆,標明“每盒24支”的彩圖,指名編題后列式.
列式可能出現兩種情況:24+24+24;24×3.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
(1)引出例1:教師在原彩圖左邊再貼出一摞彩色筆,提問:圖中一共有多少盒彩色筆?每盒是多少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筆?怎么列式?
引導學生明確: 24×13表示13個24是多少?
(2)揭示課題:
觀察:這道題中的一個因數與剛才的筆算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板書課題: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2.學習例1.【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1)看圖比較,理解算理.
①指彩圖,問:例1與復習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明確:復習題只是求3盒的枝數,而例1是求13盒的枝數,比原來多了10盒.
②怎樣計算24乘13?
教師提示:我們已經知道3盒彩色筆是72枝,只要再求出10盒彩色筆有多少枝,然后把兩部分枝數合在一起,從而使學生明確要分三步求13盒彩色筆的枝數.
3盒的枝數:24×3= 72(枝)
10盒的枝數:學生能口算出240,即:24個十.
13盒的枝數:72+240=312(枝)
(2)豎式計算,掌握算法.
思考:怎樣把三步計算寫在一個豎式里呢?
板書:
①剛才第一步我們求的是什么?
學生明確:求3盒彩色筆共有多少枝.
②第二步求什么?
求10盒彩色筆共有多少枝,用10乘24,十位上的“1”表示10, 因此“4”要寫在十位上,個位寫“0”,再用“1”去乘十位上的2,所得積與百位對齊.
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3盒枝數72和10盒枝數240相加,得312枝,是13盒的枝數.
(3)反饋練習.
將下列豎式補充完整.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四、隨堂練習.
1.學校買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錢是15元.根據左邊的豎式在里填數.
2.判斷并說明理由.后三道題的豎式中有兩個64,表示的意義相同嗎?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 .
1.口算下面各題.
8×30 32×30 26×3 150×5
3×7+6 4×9+8 8×8+8 7×7+4
2.思考:用11去乘兩位數,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板書設計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9
課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知識遷移推導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下面各題.
13×30 23×10 24×4 21×40
120×6 40×7 8×60 500×8
2.筆算并板演.
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二、探究新知.【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1.出示例2:212×34=
(1)引導學生觀察例2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2)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應該怎樣計算.
(3)板書:
①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848個一表示212×4的積.
②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636個十或6360個一,表示212×30的積.
③從兩步計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④7208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7208表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2.出示“做一做”(投影出示).啟發學生分組合作.
(1)
963表示什么? 321乘1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2)
264表示什么?132乘3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3)獨立填寫.
訂正并說明計算過程.
三、總結.【繼續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總結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①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②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③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隨堂練習.
下面各題,先說出計算的步驟,再計算.
112×34 324×21
對比練習.(重點是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積寫在什么地點,和誰對齊.)
五、布置作業 .
1.42個23是多少?
2.15的21倍是多少?
板書設計
乘法法則: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10
課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知識遷移推導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下面各題.
13×30 23×10 24×4 21×40
120×6 40×7 8×60 500×8
2.筆算并板演.
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二、探究新知.【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1.出示例2:212×34=
(1)引導學生觀察例2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2)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應該怎樣計算.
(3)板書:
①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848個一表示212×4的積.
②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636個十或6360個一,表示212×30的積.
③從兩步計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④7208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7208表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2.出示“做一做”(投影出示).啟發學生分組合作.
(1)
963表示什么? 321乘1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2)
264表示什么?132乘3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3)獨立填寫.
訂正并說明計算過程.
三、總結.【繼續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總結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①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②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③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隨堂練習.
下面各題,先說出計算的步驟,再計算.
112×34 324×21
對比練習.(重點是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積寫在什么地點,和誰對齊.)
五、布置作業 .
1.42個23是多少?
2.15的21倍是多少?
板書設計
乘法法則: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11
課題:
教學目標
1.兩位數乘兩位數,相乘每一步都需進位(連續進位).
2.另一個因數是三位數,乘得的0要占數位.
3.正確計算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連續進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
0占數位.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5×4 48÷4 6×5+7 78÷6
3×90 7×8+4 16×5 4×9+6
5×6+4 4×7+6 6×9+7
3×8+6 4×9+7 8×7+8
2.板演:48×2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48×72【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二)”】
(1)分組合作,討論、交流.
(2)一人板演:
(3)訂正時,說一說百位為什么寫3.(第二個積)
使學生明確:連續進位,8×7=56,4×7+5=33.用十位上的7去乘8時,7乘8得56,在十位上寫6,百位上進5,寫一個小“ 5”,7乘4得28,28加5得33,在百位上寫3,把小“5”蓋上,以免兩部分積相加時,多加一個5.
(4)反饋練習:
2.出示例4: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一周要用114分.繞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繼續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二)”】
(1)讀題,列式并計算.
(2)出示投影,引導學生填寫.
114 × 59 = ( ) (分)
答:要用_____分.
3.反饋練習:
三、全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四、隨堂練習.
1.做一做,并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2.列式并計算.
(1)56乘39得多少?
(2)12個603是多少?
(3)116的48倍是多少?
五、布置作業 .
1.64×59 139×43 254×36
89×46 308×32 105×87
2.32個同學在運動場練習接力跑.平均每個同學跑104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例348×72=3456 例4114×59=6726(分)
探究活動
讓你來做小教師
活動目的
1.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一步熟悉乘法筆算的方法.
2.通過改正錯誤的計算,來避免自己在做題中犯同樣的錯誤.
3.讓學生體會做教師的樂趣和辛苦.
活動準備
3道筆算過程錯誤的式題寫在題板上.題要有代表性:如用十位上的數乘,積的末尾與個位對齊的;末尾有0的乘法,將0忘記落下來的等.
活動過程
1.出示錯誤式題.
2.讓3名學生到前面來,進行判斷.
3.口敘錯誤原因,并改正.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篇12
課題:
教學目標
1.兩位數乘兩位數,相乘每一步都需進位(連續進位).
2.另一個因數是三位數,乘得的0要占數位.
3.正確計算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連續進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
0占數位.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5×4 48÷4 6×5+7 78÷6
3×90 7×8+4 16×5 4×9+6
5×6+4 4×7+6 6×9+7
3×8+6 4×9+7 8×7+8
2.板演:48×2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48×72【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二)”】
(1)分組合作,討論、交流.
(2)一人板演:
(3)訂正時,說一說百位為什么寫3.(第二個積)
使學生明確:連續進位,8×7=56,4×7+5=33.用十位上的7去乘8時,7乘8得56,在十位上寫6,百位上進5,寫一個小“ 5”,7乘4得28,28加5得33,在百位上寫3,把小“5”蓋上,以免兩部分積相加時,多加一個5.
(4)反饋練習:
2.出示例4: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一周要用114分.繞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繼續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二)”】
(1)讀題,列式并計算.
(2)出示投影,引導學生填寫.
114 × 59 = ( ) (分)
答:要用_____分.
3.反饋練習:
三、全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四、隨堂練習.
1.做一做,并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2.列式并計算.
(1)56乘39得多少?
(2)12個603是多少?
(3)116的48倍是多少?
五、布置作業 .
1.64×59 139×43 254×36
89×46 308×32 105×87
2.32個同學在運動場練習接力跑.平均每個同學跑104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例348×72=3456 例4114×59=6726(分)
探究活動
讓你來做小教師
活動目的
1.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一步熟悉乘法筆算的方法.
2.通過改正錯誤的計算,來避免自己在做題中犯同樣的錯誤.
3.讓學生體會做教師的樂趣和辛苦.
活動準備
3道筆算過程錯誤的式題寫在題板上.題要有代表性:如用十位上的數乘,積的末尾與個位對齊的;末尾有0的乘法,將0忘記落下來的等.
活動過程
1.出示錯誤式題.
2.讓3名學生到前面來,進行判斷.
3.口敘錯誤原因,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