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位數乘(通用4篇)
用兩位數乘 篇1
教學內容:第11頁例3、4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數是兩位數的連續進位乘法的算理,掌握兩位數的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2. 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乘數是兩位數的連續進位乘法的算理。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的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
一、自主探索,領悟知識
1. 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一個牌子寫著“門票每人48元”,有7名同學進入博物館參觀展覽。
。1)學生根據以上情景提出數學問題。
(2)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選擇性地解答。如:7名同學參觀展覽,門票一共多少元?學生列式:48×7,并說出怎樣計算?
2.改變情景,引出新課。
改變條件:一共進72人。學生根據新情景提出問題。
。1)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選擇性地解答并板書:48×72
。2)小組研究計算方法。
(3)小組匯報
(4)教師根據情況總結,重點指出以下兩個方面:
計算方法與前面的相同,相同的數位要對齊。不同的是48×72需要連續進位,要特別注意。
。5)練習: 6 8 3 7 4 5
×3 4 ×8 2 ×4 6
2. 學習例4
出示例題
(1)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再口頭列出算式。
。2)讓學生獨立試做。
(3)請一名學生展示計算過程,并說一說算理。
(4)其他學生補充完整,必要時教師給予指導。
。5)練習 2 1 5 3 0 9
× 3 2 × 2 5
二、鞏固反饋,深化知識
1. 第11頁的做一做。
2. 判斷
。1) 5 7 (2) 3 0 6 (3) 1 9 3 (4)4 0 3
× 3 5 × 3 5 × 3 6 × 3 5
2 5 5 1 5 3 0 1 1 5 8 2 1 5
1 7 1 1 2 0 4 3 7 9 1 6 1 2
1 9 6 5 1 3 5 7 0 4 9 4 8 1 6 3 3 5
板書:
4 8×7 2=3 4 5 6 1 1 4×5 9=6 7 2 6(分)
4 8 1 1 4
× 7 2 × 5 9
9 6 1 0 2 6
3 3 6 5 7 0
3 4 5 6 6 7 2 6
答:要用6726分。
用兩位數乘 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培養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書寫工整、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及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計算:
把這四道題分別寫在小黑板上,請四名同學在自己位子上做.
2.口算練習:
(全體同學進行口算練習,投影出示)
14×2
31×30
214×3
16×5
23×4
22×3
21×5
12×20
18×3
23×6
27×4
42×3
請同學說一說,14×2,31×30,214×3的口算過程.重點強調要用乘數分別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集體訂正小黑板上的四道題,請同學回憶乘數是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教師再強調說明:在計算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時,要用乘數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根據乘法的意義寫出算式并口算出結果.
1個24
2個24
3個24
10個24
(24×1=24)
(24×2=48)
(24×3=72)
(24×10=240)
同學們想一想:3個24和10個24合起來是幾個24?(13個24)
根據乘法的意義:13個24寫成乘法算式.24×13
揭示新課: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投影出示,引導學生看圖片.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每盒有多少只?
一共有多少盒?求的是什么?怎樣求?
以上幾個問題,四人小組討論.
集體討論,說明圖意.(每盒彩色筆24支,13盒彩色筆共多少支)
老師提出幾個問題,請學生獨立思考.
(這幾個問題,投影出示)
(1)求13盒彩色筆共多少支,應該怎樣列式?
(2)講一講24×13的意義.
(3)從圖中看出13盒彩色筆可以分成幾部分?怎樣求出這兩部分彩色筆的支數?
(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出10盒的支數,最后求出13盒一共的支數)
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3盒的支數
(2)10盒的支數
(3)13盒的支數
這三步是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可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請一名書寫好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在豎式中標明乘的箭頭.
教師邊重點補充講解邊完善板書:這道題分三步計算,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10盒的支數,最后把兩部分加起來,得到13盒的支數.
提問:怎樣把這三步寫在一個豎式里呢?板書:
教師示范演示:
第一步:用紙片蓋住乘數十位上的“1”,用個位上的“3”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如式:
第二步:揭開十位數字上面的紙片,用十位上的“1”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用十位上的1去乘個位上的“4”得4,(即4×10=40,故4要寫在十位上;用“1”去乘十位上的“2”,得20,即:20×10=200,故“2”寫在百位上.)
第三步;綜合一,二步,把兩部分積相加起來.寫一個完整的算式:
在把兩部分積相加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2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為了簡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掉.
小組討論:每個同學都有機會說一說計算的全過程.
(先用乘數個位上的 3去乘被乘數 24,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乘數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數24,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72和240加起來)
引導學生觀察完整的豎式和分步計算的聯系與區別.強調說明用一個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試做:
完成下面各題:
(以上三題寫在小黑板上,由三個學生完成,其余同學寫在課本上)
完成后進行集體訂正.
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想一想: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應該怎樣計算呢?
(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討論一下)
投影出示:
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乘數個位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請個人讀、集體讀.
(三)鞏固反饋
1.計算下面各題.
要求:
(1)先說出下面各題的計算步驟,再計算;
(2)計算后請把被乘數和乘數調換位置再算一遍,看看兩次計算的結果相同嗎?
43×12 31×23 26×13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要求:計算后結合每道題具體說一說“為什么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要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3.出示投影片.
學校買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錢是15元.根據左邊的豎式在里填數.
通過讀題、審題后,由學生獨立寫在課本第8頁.完成后集體訂正.
4.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錯誤原因.
請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把上面的錯題改正過來.然后把乘數和被乘數交換位置,再計算一遍.(用這樣的方法可以驗算)
5.課堂驗收.
要求:格式規范、書寫整齊、計算正確.
(1) 36×12 (2)53×28
第1,2,3組同學做第(1)題,第4,5,6組同學做第(2)題.并用交換被乘數、乘數的位置,再做一遍.
小結 同學們學習得很好,老師再出一道思考題,用你們今天學習的知識能解決嗎?
123×23
家庭作業 :看書第6頁.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基礎上學習今天的新知識.導入 新課正是舊中引新,為講授法則和算理做好知識上和心理上的準備.
講授新課時,利用遷移的原理,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算理和法則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很輕松地獲得了新知識.
通過對練習的精心設計,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計算能力,注意了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
用兩位數乘 篇3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培養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書寫工整、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及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計算:
把這四道題分別寫在小黑板上,請四名同學在自己位子上做.
2.口算練習:
(全體同學進行口算練習,投影出示)
14×2
31×30
214×3
16×5
23×4
22×3
21×5
12×20
18×3
23×6
27×4
42×3
請同學說一說,14×2,31×30,214×3的口算過程.重點強調要用乘數分別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集體訂正小黑板上的四道題,請同學回憶乘數是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教師再強調說明:在計算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時,要用乘數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根據乘法的意義寫出算式并口算出結果.
1個24
2個24
3個24
10個24
(24×1=24)
(24×2=48)
(24×3=72)
(24×10=240)
同學們想一想:3個24和10個24合起來是幾個24?(13個24)
根據乘法的意義:13個24寫成乘法算式.24×13
揭示新課: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投影出示,引導學生看圖片.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每盒有多少只?
一共有多少盒?求的是什么?怎樣求?
以上幾個問題,四人小組討論.
集體討論,說明圖意.(每盒彩色筆24支,13盒彩色筆共多少支)
老師提出幾個問題,請學生獨立思考.
(這幾個問題,投影出示)
(1)求13盒彩色筆共多少支,應該怎樣列式?
(2)講一講24×13的意義.
(3)從圖中看出13盒彩色筆可以分成幾部分?怎樣求出這兩部分彩色筆的支數?
(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出10盒的支數,最后求出13盒一共的支數)
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3盒的支數
(2)10盒的支數
(3)13盒的支數
這三步是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可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請一名書寫好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在豎式中標明乘的箭頭.
教師邊重點補充講解邊完善板書:這道題分三步計算,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10盒的支數,最后把兩部分加起來,得到13盒的支數.
提問:怎樣把這三步寫在一個豎式里呢?板書:
教師示范演示:
第一步:用紙片蓋住乘數十位上的“1”,用個位上的“3”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如式:
第二步:揭開十位數字上面的紙片,用十位上的“1”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用十位上的1去乘個位上的“4”得4,(即4×10=40,故4要寫在十位上;用“1”去乘十位上的“2”,得20,即:20×10=200,故“2”寫在百位上.)
第三步;綜合一,二步,把兩部分積相加起來.寫一個完整的算式:
在把兩部分積相加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2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為了簡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掉.
小組討論:每個同學都有機會說一說計算的全過程.
(先用乘數個位上的 3去乘被乘數 24,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乘數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數24,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72和240加起來)
引導學生觀察完整的豎式和分步計算的聯系與區別.強調說明用一個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試做:
完成下面各題:
(以上三題寫在小黑板上,由三個學生完成,其余同學寫在課本上)
完成后進行集體訂正.
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乘法”,想一想:乘法應該怎樣計算呢?
(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討論一下)
投影出示:
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乘數個位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請個人讀、集體讀.
(三)鞏固反饋
1.計算下面各題.
要求:
(1)先說出下面各題的計算步驟,再計算;
(2)計算后請把被乘數和乘數調換位置再算一遍,看看兩次計算的結果相同嗎?
43×12 31×23 26×13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要求:計算后結合每道題具體說一說“為什么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要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3.出示投影片.
學校買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錢是15元.根據左邊的豎式在里填數.
通過讀題、審題后,由學生獨立寫在課本第8頁.完成后集體訂正.
4.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錯誤原因.
請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把上面的錯題改正過來.然后把乘數和被乘數交換位置,再計算一遍.(用這樣的方法可以驗算)
5.課堂驗收.
要求:格式規范、書寫整齊、計算正確.
(1) 36×12 (2)53×28
第1,2,3組同學做第(1)題,第4,5,6組同學做第(2)題.并用交換被乘數、乘數的位置,再做一遍.
小結 同學們學習得很好,老師再出一道思考題,用你們今天學習的知識能解決嗎?
123×23
家庭作業 :看書第6頁.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基礎上學習今天的新知識.導入 新課正是舊中引新,為講授法則和算理做好知識上和心理上的準備.
講授新課時,利用遷移的原理,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算理和法則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很輕松地獲得了新知識.
通過對練習的精心設計,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計算能力,注意了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
用兩位數乘 篇4
教學內容:練習二的第11—15題。
教學目的: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運用法則正確地筆算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難點 :兩位數乘多位數法則的運用。
教學關鍵:乘數與被乘數的積的個位要與乘數對齊。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口算。
9×5+5 3×6+4 8×7+6 6×9+7
9×3+8 5×9+6 7×4+ 9×4+5
2、三個學生板演36×52,并復述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
二、指導練習。
1、板演和練習:18×32
(1)讀題,表示32個18是多少?
。2)討論算法:
啟發學生思考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筆算時可以分成三步進行:
第一步:先用乘數個位上的數“2”去乘被乘數18,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
第二步:再用乘數十位上的“3”去乘被乘數18,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第三步: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在相加的過程中教師明確地給學生指出乘數十位上的“3”,表示30,乘18得54個“十”,個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寫,(這時把個位上的“0”擦掉)黑板上留下計算過程的完整的乘法豎式后再給學生點出所得576就是所求的積。
2、學生講述算法的訓練。
根據18×32的豎式計算,說一說: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第三步算什么?然后,再把三步連起來完整地講一遍。
三、作業 。
做練習二的第11—1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