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是多少》教案(精選2篇)
《周長是多少》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6~67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實踐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增強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周長的能力。2、在實踐活動中坦步提高動手操作水平,發展數學思考,培養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3厘米、5厘米長的小棒。一個信封,內裝一個12個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印有表格的紙、手巾紙、圖片、線等。[教學過程]一、引入課題談話:白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是什么呢?屏幕展示:請你從組長那里去領一個吧!請你想一想,你手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怎樣量最方便?指名回答。談話:為了得到圖形的周長我們可以用線圍一圍再量出線的長度,也可以測量出圖形的邊長,再計算出周長,這節課我們要進行圍一圍、擺一擺、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五項活動,繼續探討周長問題。(板書課題)二實踐操作1、圍一圍。談話:我們先進行圍一圍的活動。把書翻到66頁,看一看上面一幅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也能用線圍成自己喜歡的圖形嗎?圍好后想一想圍成的圖形周長是多少?怎樣量最方便?讓學生圍圖形量周長在小組內交流。并指名回答最后一個問題。2、擺一擺,談話:我們再進行擺一擺的活動,請看課本第66頁,要求我們用什么擺,擺成什么圖形?請拿出發給你們的小棒,檢查一下4根短的長度是不是3厘米,4根長的長度是不是5厘米。你打算怎樣用這些小棒擺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先想一想。想好了,在四人小組里擺一擺(1) 說說你是怎樣擺的?(2) 周長是多少?(3) 請組長填表。長方形正方形長寬周長邊長周長 引導學生說:我們擺的是長方形(正方形),它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周長是( )厘米。3、拼一拼。智慧爺爺給我們小朋友寄來了一封信,你們收到了嗎?里面是什么?這12個小正方形請你猜猜智慧爺爺要我們小朋友做什么?猜一猜。讀要求,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樣拼,同桌合作,可以一個人擺另一個人記錄填表格。長寬周長 指名學生交流。一排擺幾個?擺幾排?長是多少?寬是多少?周長是多少?老師和同學們一樣也填好了這張表格。請你觀察一下表格里的數據,說說你有什么發現?提問:周長怎么會不一樣呢?提問:周長與什么有關?在我們拼出的3種長方形里,它們的周長哪個最長,哪個最短?把你記錄的結果和小正方形放回信封里,老師幫你們把回信寄給智慧爺爺。4、量一量青菜老師還給我們同學準備了一個挺有挑戰性的題目。讀一讀,先量一量再算出圖形的周長是多少。交流,你是怎樣量的?周長是多少?可能有不同的相法。(1) 一條一條量的。(2) 移一移,只需要量一條長和一條寬。(用課件演示一下這種方法,并引導學生在以后練習時可以先觀察,找找有沒有簡單一些的方法再動手,可以節約很多的時間。)5、估一估。你利用估計餐巾紙和課桌面的周長是多少?三、總結 藝術節上,我們全體學生和老師準備了一臺精彩的節目。體育老師圍了一個長方形的舞臺,你怎樣測量它的周長是多少呢?四人小組討論一下,課后去實踐驗證一下你們的想法是否可行。
《周長是多少》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認識和對圖形周長含義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在操作實踐、交流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發展數學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實踐操作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小棒、小正方形、手帕、表格、皮尺、卷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今天呀,小烏龜和小白兔又要來比賽了。小白兔得意洋洋地說:“哼,這次我肯定贏了!”為什么呢?
原來呀,在賽跑的過程中,小白兔為小烏龜設置了五個關卡,分別有一些題目。只要小烏龜能把題目都做出來了,就贏了,不然就輸了。這下小烏龜犯難了,肯定輸了,它想請同學們幫幫它,愿意嗎?
二、操作實踐,解決問題。
1、第一關:說一說。
談話:比賽開始了,小烏龜在槍聲一響后,馬上沖出了起跑線,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小白兔為它設置的第一關。
提問:我們已經學會了計算和測量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周長。現在請每個同學找一個物體說一說,并指一指它的周長。(同桌交流,指一指,說一說。)
提問:現在誰來指一指這塊黑板的周長。(請兩位同學上來指一指。)如果要知道這塊黑板的周長是多少?你們說該怎么辦? (“量一量。”并請同學上來量一量(指出只要量什么?)
量出來后,大家一起算一算周長。)
2、第二關:拼一拼。
談話:真棒,很輕松地就把第一關給過了。小烏龜繼續往前爬,來到了第二關,小白兔的問題是:
提問:我們已經學會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那么如果請你們用16個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或正方形,會拼嗎?
要求:同桌兩人合作,一個同學拼,一個同學填,比一比哪兩位同學合作最出色?拼出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最多?(學生動手操作)
提問:請你們猜一猜,都是用16個小正方體拼出來的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會一樣嗎?(計算各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提問:哪個周長最長?哪個最短?你從中發現了什么?(學生討論,歸納,交流。)
總結:由16個小正方形拼成的圖形周長是不一樣的,而且用同樣個數的小正方形拼出的圖形的長寬的長度越接近,它的周長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3、第三關:量一量。
談話:你們真聰明!小烏龜開心極了,正在它暗自高興的時候,前面出現了一個岔道口(出示小黑板),小烏龜想:我走哪一條路更近呢?
提問:你們來說說看哪條最近呢?(學生觀察后,指名回答。)
小朋友的意見也不統一,那么我們一起來動手試一試,算一算,看看到底該聽誰的?(學生拿出紙,自己動手驗證。)
匯報結果:一樣長的。
第一種:把每條線都量一量。
第二種:移一移。
現在我們可以告訴小烏龜走哪條路近了?
4、第四關:我的設計。
談話:小烏龜連闖了三關,他正開心極了,信心十足地往前爬著,來到了第四關。看看這一關有什么難題呢?
提問:我們都知道,這個學期學校又多了一個校區——東校區,去過的小朋友都知道東校區很漂亮,東校區校門外有兩塊空地,學校準備在這塊空地上建一個周長是20米的花壇,我們是實小的主人,一起為實小出份力,一起來做這個設計好嗎?(學生自己設計。先設計好的同學把設計貼在黑板上去,其他同學可參觀一下。)
請兩位同學介紹自己的設計。
5、第五關:估一估。
談話:終于到決定勝負的最后一關了,這一關又是什么呢?“眼力大考驗”
要求:老師出示一個物體,請你估一估它的周長,然后把估好的數據記下來。然后再量出算出它的實際周長,比一比,誰的眼力最準?
師出示一塊手帕。(學生估一估。)
提問:怎樣才能知道這塊手帕的實際周長?還想進行這樣的游戲嗎?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先選好要估的物體,并估好它的周長,然后再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誰做的最好?(學生和老師一起量這塊手帕的邊長。并計算一下周長。)
三、總結。
你們真棒!在你們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幫助小烏龜又一次戰勝了小白兔,小烏龜開心極了!你們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