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收獲——《認識整千數》反思(通用2篇)
意外的收獲——《認識整千數》反思 篇1
在教學《認識整千數》一課時,我設計了一道練習題。本意是想讓學生在鞏固所學的舊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感受“一萬”到底有多大,沒想到在孩子精彩發(fā)言的啟發(fā)下,我稍加誘導,不僅達到了原有練習目的,更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延伸,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意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滲透了愛惜糧食的德育思想教育。
教學片斷一:
師:昨天晚上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道數學作業(yè),現在誰來告訴老師,你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數出一萬粒糧食的?關于“萬”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和爸爸、媽媽是10粒10粒數的,數出一千個10粒是一萬粒。因此我知道了一千個十是一萬。
生2:我們是200粒200粒數的,數出50個200粒是一萬粒。我知道了50個200是一萬。
生3:我們是500粒500粒數的,數出20個500粒是一萬粒。我知道了20個500是一萬。
生4:我是一粒一粒數的,數出一萬粒糧食大約用了2小時,我知道了一萬很大。
生5:我是先數了1000粒,放在酒杯里,正好是滿滿一杯。于是我用這個小玻璃杯只裝了9杯,10個一千粒是一萬杯。
生6:我抓了一把,大約有200粒,我有抓了50把,50個200粒就是一萬。
學生精彩的發(fā)言大出我的所料,于是,我因勢利導,向同學們提問:你們知道后面這兩位同學數米粒用的是什么方法嗎?
生:他們用的是估算的辦法。
師:說的太好了,掌聲送給他們。
師:這中估算方法好不好?
生齊:好!
師:那么老師建議你們回家后用這種方法再試一試。
師:關于糧食你還想說些什么?
生1:我們不能浪費糧食,要節(jié)約糧食。
生2: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
生3:我知道粒粒皆辛苦,我們從小要愛惜糧食。
師:你們今后打算怎樣做呢?
生齊:節(jié)約糧食。
這道開放題的設計我本意是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基礎上鞏固口算整千數的加,減法并感受“一萬”到底有多大。在我稍加引導下學生不僅提出并回答了超出本課范圍的知識,領略了數學的思維方法,也反映出了我們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及強烈的求知欲望。是啊!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思維是活躍的,解答問題的方法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有時會大大出乎我們的預料之外,那些與眾不同齊思妙解只要稍加引導,就會盛開出美麗的創(chuàng)新之花!正如弗賴登塔爾指出:“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現‘再創(chuàng)造’,也就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或創(chuàng)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chuàng)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使我再一次的認識到在教學中“教無定法、學無止境”的道理。
意外的收獲——《認識整千數》反思 篇2
本課總體來說自我感覺并不是很好,因為教學內容比較多,學生接受起來也比較累,但由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已經有一定的整千數的經驗,因此學生學習起來還是比較積極投入的,從課堂作業(yè)看來也還可以。雖然在上完課后聽課的同事們沒有提出來,但自己知道還是有不少方面很欠缺,下面簡短地說一說。
一、注重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學生沒有現場見過體育館,對攝氏度了解不夠,我就根據我的經驗給學生介紹一下。而學生每天都看到操場上所有的學生做操大約有一千人,那么十個中心小學的學生站在一個大操場上做操大約就是一萬人。讓學生通過這樣的類比來理解一萬在生活中的含義。本來這是個很好的例子,但是我在課前沒有能夠預設好,現在反思下來,如果在學生會讀會寫,通過一千一千地數到一萬,初步認識了一萬的含義之后再來通過這個例子來理解的話,學生一定會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注重指導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來認識整千數。學生數感的發(fā)展都有賴于認識的過程,因此,參照教參的思想,在認識整千數時我注重讓學生通過一千一千地數來加深印象,并對整千數的組成進行一定的練習。課后聽徐金華老師介紹的海門東洲小學的劉耀老師在上同樣內容的課時,先讓學生從1數到9,再整十數,整百數地數,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遷移能力,從而更深刻地認識了整千數。這是多么好的一種培養(yǎng)學生數感的方法啊!真不愧是我曾經的老師哦!本課中,我在學生認識數位順序表時,通過提問,讓學生比照計數器等活動加深了對數位的認識。
三、讓學生自主探索整千數加減整千數的口算方法。第四題讓學生自己通過已有的經驗自己進行計算,但是在教學時沒有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功能,沒有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說說自己的想法,因此對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而言,他們對這部分知識可能掌握的比較薄弱。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有學生自己能夠掌握的,就讓他們自己給自己的同伴當老師,從而更好地通過合作學習來掌握知識,還提高學生們之間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