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釋”等這個生字,并會組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4.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教學難點: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準備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名人小時侯的故事,題目是《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題來讀一讀。
你能說說“失信”是什么意思嗎?“失信”的反義詞是什么,你知道嗎?
課文在寫誰呢?說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讀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1)借助拼音讀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字詞。
(2)讀通課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
(3)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1) 課文一共用幾個自然段?課文中的我是誰呢?
2) 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宋耀如、宋慶齡、疊花籃、解釋、歉意、道歉,解釋”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交流。
三、講讀課文。
1、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宋慶齡小時侯一件什么事,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2、生交流。
3、 課文從那些語句看出宋慶齡守信用呢?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約好了,今天她來我們家,我教她疊花籃。”慶齡說。
(讓學生體會宋慶齡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多么想去看看那些可愛的鴿子。如此想去卻不能去,表明了宋慶齡為守信用作出的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2)“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3)“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師:能否在宋慶齡說的每句話中恰當地加上一個表示語氣的詞?
(為難、掃興、大聲說、堅決、冷靜、理智……)指名讀,同桌讀,各自讀讀出不同的感受。
(4) 分角色朗讀,師讀父親、母親的話,學生讀宋慶齡的話。
4、 請同學們再讀讀人物的對話,在引用人物語言的時候,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師小黑板出示文中三個句子:
(1)父親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地問:“慶齡,你怎么不走啦?”
(2)“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約好了,今天她來我們家,我教她疊花籃。”慶齡說。
(3)“我明白了,我們的慶齡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說,“那你就留下來吧!”
a、從這三句話找出帶有動作的詞,讀一讀。
b、齊讀這三句話,指名讀。
c、從這一系列的語言和動作中,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慶齡是個——的人。
(5)同學們,本單元的習作就是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寫的人也能像宋慶齡這樣特點鮮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寫這個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