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生詞.
2,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情感態度
1,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受到誠信教育.
2.,與人相處,要講誠信,誠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教學重點理解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內容.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課前準備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課時安排1.5課時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 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辦者是誰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宋慶齡.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3,解釋題意:"信"指什么 "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
1,生輕聲自讀課文,借助括號里的注音拼讀生字,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2)講到了哪幾個人 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堅持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個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四,深入探究
1,小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 你是從文中哪些詞句中得出結論的 (把握關鍵字詞句)
2,她那么想去,出門時為什么停住了腳步
3,爸爸媽媽是怎樣勸說她的 她的態度怎樣 (把握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
4,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啟發
*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做人做事都應該說到做到,說話算話;
*誠實守信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和尊重;
*與人相處,要講誠信,誠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五,交流討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 你是怎么處理的 讀了本文后有何新的感想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誠信是人的立足之本.我們以后也能像宋慶齡奶奶一樣,做一個重諾言,守信用的人.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資料鏈接
有關"誠信"的格言
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春秋)
2,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春秋)
3,一言為重百金輕. ——王安石(宋代)
4,欲信人,必先有信. ——呂不韋(秦朝)
5,固定于民,民定于信.——司馬光(北宋)
板書設計
8*我不能失信
出門前:特別高興 早就盼望 非常想去
出門時:想起約定 父母勸說 堅持留下
課后分析
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講究"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僅僅抓住文中的對話和動作來領會小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讓孩子受到啟發和熏陶感染,這似乎有些單薄.所以我在課堂加入了"交流討論"環節,讓孩子們針對"慶齡這樣做對不對"這一主題進行了辯論,"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類件事"進行身體力行的設想,使學生在思維火花不斷的碰撞中感悟體會誠實守信的可貴之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