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案例
情感態度與價值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培養學生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是9~10歲的兒童,思維活躍,課堂上喜歡表現自己,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學生在學習中隨意性非常明顯,渴望得到教師或同學的贊許。
四、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1、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 。在“夏、秋、冬”教學中我將配有相文字的精美圖片展現小興安嶺的美景。這樣,在圖文對照下,吸引學生注意力,直觀呈現教學內容,使學生主動學習,有所感慨;直接展示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對重難點詞句形象地理解,體會句子的生動描寫,進而滿懷喜愛之情,有所抒發。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可通過多媒體展示,圖文對照形象地理解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夏天“像利劍一樣的金光,如大花壇似的草地”所描繪的種種景象和詞句中準確用詞的生動含義。
2、情感熏陶,審美鑒賞。信息技術多媒體的應用突破了時間、空間、事物變化發展以及人類感官局限,創設了情境。真實的景象,引人入勝的畫面,使學生置身于小興安嶺的美麗情境中,大大充實、拓展了教育信息的表現力。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熏陶、審美鑒賞的最佳教材。文中的情感、意境有時是難以完全言傳的。美不是抽象的,美育是感性的,它總伴隨著生動的形象出現。如果學生能看到小興安嶺的真實畫面,他們會驚訝,會陶醉,為親自體會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悅,而有所感慨,而有所抒發。這種審美感知力正是審美的核心。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1.多媒體教室
2,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出示課件
介紹美麗的小興安嶺
二、精讀課文,品詞品句。
(一)默讀第一自然段,思考:
1、“綠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出示課件
(指的是小興安嶺樹的數量、品種極多,樹的面積之大,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垠,一望無際,從“數不清”一詞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2.指導朗讀:小興安嶺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繁茂的樹木,幾百里連成一片,像綠色的海洋,這該是一幅多么壯觀的景色,一望無際,一碧千里。要讓學生帶著對美麗的小興安嶺的贊美之情,朗讀這一段。
(二)學習課文2—5自然段,體會四季美。出示課件
1.總體感知
(1)作者都描寫了小興安嶺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請用“____”畫在書上。
(2)班上交流,小結。填寫表格。
季節
描 寫 的 景 物 春 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夏 樹木、霧、草地、野花 秋 樹木、落葉、太陽 木耳、 冬 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1.你認為小興安嶺哪個季節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