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亞的木匣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1.會準確認讀,正確書寫本課的生字詞。
2.在通順流暢的基礎上,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以及受到的啟發。
二、教學重難點: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以及受到的啟發。
三、學法指導: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預習
1、我要把課文讀10——15遍,做到通順流暢,并且讀給爸爸媽媽聽。
家長評價: 我能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書寫正確的:
易出錯誤的:
通過朗讀課文,我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寫作背景:
本文作者左琴科,蘇聯作家。著作有:《日出之前》、《猴子奇遇記》、《克倫斯基》等。
本文寫于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是蘇聯人民為反對法西斯德國而進行的正義戰爭。1941年6月22日, 德國進攻蘇聯,同年7月3日,斯大林向蘇聯人民發表廣播演說,號召全體蘇聯人民團結起來,全力以赴同德國軍做斗爭。1945年5月2日蘇聯占領德國柏林,5月8日,德國舉行了無條件投降儀式,蘇德戰爭就此結束。
課中導學
一、預習展示:
1.我會看拼音寫詞語:
mù xiá wā kēng fǔ tou qiǎng zǒu dāng chū
( ) ( ) ( ) ( ) ( )
guǎn lǐ dǒng dé
( ) ( )
2.我能給帶點的字加上拼音:
( ) ( ) ( )( ) ( )
難過 盛放 數數 丈量
三、自讀自悟:
★學習內容:
a.用“——”畫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b.用“﹋﹋”畫出科利亞挖木匣的句子,讀一讀,并在旁邊寫一寫你的理解。
c.用“==”畫出科里亞受到的啟發的句子,并說一說你的體會。
四、課堂小測:
美麗的毛毛蟲。
有一個孩子,長得很丑,上學后,不少同學拿他的長相取笑他,為了避免同學們的取笑,他常常獨來獨往,不與別的同學打交道。由于孤僻和郁悶,他的學習成績也是全班最差的。
老師給他們出了一個腦筋急轉彎的題目,說有一條長得極難看的毛毛蟲,笨拙地爬到一條大河邊,準備過河,可河上沒有橋,也沒有船,更沒有其他的路可走,按常規這條毛毛蟲是無法過河的,但結果是毛毛蟲卻偏偏過了河。老師問,這毛毛蟲是怎樣過河的? 同學們給的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有的說是毛毛蟲做夢過去的,有的說是被別人扔過去的,還有的說是被一陣風刮過去的……可老師把這些答案都給否定了。老師說,毛毛蟲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飛過去的。 那個長相很丑的孩子為老師給出的答案感到興奮不已,他覺得這個答案簡直太美了,一只丑陋的毛毛蟲,由于一個要過河的想法或決心,而擁有了一對飛翔的翅膀。他想:他也能成為那只毛毛蟲,通過心中的理想,而使自己也擁有美麗的飛翔。于是,他開始努力學習,不斷進取,學習成績終于在全班爭得第一。漸漸地,同學們不去注意他的外貌,開始關注他優秀的成績。他成了全班同學羨慕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