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實錄:科利亞的木匣
生:以前都是走路學的,現在我們可以坐車去上學了
師:隨著時間的推移,事物都在發生變化,有個小孩兒,買了件襖子,后來不能穿了,為什么?
生:原來的襖子已經短了
生:原來的襖子已經破了
師:不是衣服變小了,而是這位同學長大了。就像原來老師很瘦,現在胖了,那時的衣服都穿不了,事情發生變化時,該怎么辦呢?
生:應該耐心等。
師:是,耐心,就像老師這次為了和武漢同學見面,特意買了一件新衣服,帥不帥?
生:帥
師:當然帥,花了好幾百元。
學生再舉例說明
師:今天的收獲也不小,帶著今天的收獲一起去逛逛作業超市。
學生讀作業
師:這個作業留著課后完成,這節課上還沒有得到交流的同學,下節課可以和付老師再交流。
再見。
[說課]
附課文
科 利 亞 的 木 匣
戰爭開始的時候,科利亞剛學數數,只會數到十。他從家門口向前走,數了十步,就用鏟子挖起坑來。
坑挖好了,他把一個木匣放進坑里。木匣里盛著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有冰鞋、小斧頭、小手鋸和其他小玩意兒。他放好了木匣,蓋上土,用腳踩實,還在上面撒了一層細沙,免得被人發現。
科利亞干嗎要把這些東西埋起來呢?因為德國法西斯快打到他們的村子了。科利亞和媽媽、奶奶決定離開村子,到喀(k?山城去躲避。家里的東西不能都帶走。媽媽把有些東西放進箱子里,從家門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科利亞只會數到十,就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他的木匣。
就在那一天,媽媽、奶奶帶著科利亞到喀山去了,在那兒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亞長大了,上了小學,數數能數到一百多了。
法西斯終于被趕走了。媽媽、奶奶帶著科利亞回到了故鄉。他們家的房子還在,屋里的東西卻被法西斯搶走了。
媽媽說:“不用難過,我們還有一些東西埋在地下哩。”
媽媽從家門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她高興地說:“算術真有用。如果當初我隨便挖個坑把箱子埋了,現在就不好找了。”
科利亞也拿來鏟子,從家門口向前走了十步,動手挖起來。他挖呀,挖呀,坑已經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找到。
小伙伴們圍上來,都朝著科利亞笑:“你的算術不管事啦!也許,法西斯把你的寶貝挖走了。”
科利亞說:“不會的,敵人連我們家的大箱子都沒挖走,還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嗎?這里面一定有原因。”
科利亞丟下鏟子,坐在臺階上,用手摸著腦門想。突然他笑起來,對小伙伴們說:“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時候我還小,步子也小。我現在九歲啦,步子比那時候大了一倍,所以應該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們看,我馬上會找到我的木匣子。”
科利亞量了五步,又動手挖起來,不多一會兒,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科利亞高興地說:“伙伴們,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還懂得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不是都在起變化嗎?”
[個人簡歷]
余銳,男,中共黨員,1977年7月出生,1996年至今任教于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實驗小學。信陽市骨干教師,信陽市優秀教師。主講《狐假虎威》獲河南省觀摩課獎;主講《美麗的丹頂鶴》、《臺灣的蝴蝶谷》獲河南省優質課一等獎;主講《黃河的主人》獲全國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課改實驗區閱讀課教學大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