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課堂教學實錄
師:看來,我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不實用。
師:請大家看黑板,這次,你認為鹿角和鹿腿誰美麗?(結果:33人認為鹿腿美麗)剛才改變主意的同學請起立。并且請你說說改變主意的理由。
生1:鹿角從外表上看是很美,但是鹿腿更實用。
生2:鹿角差點讓鹿送了性命,鹿腿卻讓鹿獅口逃生。
生3:我覺得一樣美,要是鹿碰到老鷹,可以用角來攻擊他,讓鹿有拖延的時間。
第三板塊 辨析美麗的鹿角是否真的沒用
師:剛才很多小朋友都覺得鹿角沒有用,那么把它砍掉,行嗎?
生1:不行,它還有自己的用處。
生2:不能因為這一處不好就把它去掉,還要考慮另外的用處。
生3:從鹿角可以看出鹿的雌雄,如果砍掉了,就看不出雌雄了。
生4:如果砍掉了鹿角,就犧牲一個生物了。
師:老師告訴你,那是不會的,它還會再長出來。
生5:砍掉了鹿角,當壞人進攻時,他就只能躲避不能進攻了。
生6:不能砍掉鹿角,就像我們人,頭發剪掉也不美了。
師:看來外表美也很有用!請你默讀老師發的材料《老鷹和鹿》。
師:學了略讀課文《獅子和鹿》,又自己看了《老鷹和鹿》,你想說什么?
生1:我覺得鹿不應抱怨自己的腿,要平等來看,每樣東西都有它好的地方。
師:對,每樣東西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
生2:我們學過《矛和盾的集合》,只有矛就不能自衛,只有盾就不能進攻,兩者合二為一,就大顯神威了。鹿角和鹿腿合起來,就什么也不怕了!
師:說得真好,所以,有句話就說了——(同時板書: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下課。
專家點評:(王燕驊)
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
1、 略讀課文的上法,老師引導學生抓住學習提示,綱舉目張。
2、 作業設計很合理。在課文語句引領下,寫出自己的感悟,對于中年級學生來說很適合。
3、 老師的觀念很好,以學生為本,在課堂上,老師眼睛里看到的是學生,創設了學生認知上的沖突,讓學生走了三步:第一次辨析,學生幾乎一邊倒,都喜歡美麗的鹿角。第二次辨析,又是一邊倒。這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如果只走到第二步,那就沒有辯證的思維方式。我們應該引導學生不要走極端,應該辯證地看問題。俞老師安排的第三次辨析非常好。
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
1、 略讀課文像今天這樣上夠不夠略。
2、 引入相關的課外資料,在出示《老鷹和鹿》之前,學生已經說到了角是有用的,有沒有必要再把補充的資料拿出來,可不可以忍痛割愛。不然的話,學生的認識還是一個平面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