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教學設計之七-九
(教師板書:愛心如銀)
d.“就在這一瞬間,水罐又變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變成銀的,又變成金做的,神奇極了。母親又渴又生著病,她多么需要這罐生命之水,可為了孩子,她放棄了水,也就放棄了生命,這種偉大的犧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創(chuàng)造了奇跡。
(教師板書:母愛似金)
e.“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鉆石,能涌出救活萬物的生命之水,七顆鉆石能變成星星,真是神奇極了!小姑娘已經(jīng)干渴到了極點,當她也忍不住要喝母親讓給自己的水時,卻又強忍住渴,把水讓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過路人。這種對陌生人的同情與愛,使天地為之動容,他們獲得了水,還擁有了七顆星星。
(教師板書:愛心感動天地)
有感情朗讀
1.自己選讀認為這個故事最為神奇的段落。
2.我們來進行神奇故事接龍:老師讀第1自然段,然后同學們自愿接讀后面的段落。
第二課時
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全文
讀讀寫寫
焦渴而死 清澈新鮮 勞累 竟然 哀傷 舔水 反正
涌出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遞給 忍住 湊上去 咽唾沫
續(xù)編故事
1.(出示插圖)同學們,《七顆鉆石》這個故事太神奇了,僅一夜之間,這個木頭水罐就在孝心、愛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動下,變成了銀的、金的,又跳出七顆鉆石,變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讓我們認真觀察圖畫,來把這個故事續(xù)編下去,讓它更美好,好嗎?
2.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也可以共同合作編故事。
3.指名學生說自己編的故事,教師注意在學生說的過程中點撥。
(如,七顆星星在空中閃閃發(fā)光,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輝。小姑娘把水罐輕輕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鮮的水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很快成了一條小溪。溪水流進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潤,裂開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莊稼又站了起來,樹木重新長出綠葉,各種動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躍起來了。世界重新變得生機勃勃。人們走出家門,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們望著小女孩、母親、過路人和那條在他們身邊蹦來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隨文閱讀
比較一下這篇文章和課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星星銀元
從前有個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她無依無*,四處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無所有,但她非常虔誠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個乞討的窮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給了他。窮人感激地說:“你是個好心人,一定會有好報的!”往前走了沒多久,又遇到一個小男孩光著頭在哭。風呼呼地刮著,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給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會兒,她看見一個小孩子沒穿外套,在風中凍得直發(fā)抖,她又脫下自己的外套給他穿上。小孩子說:“姐姐,你真是一個好人。”再走一會兒,小女孩又看到一個沒穿上衣的窮苦人蜷縮在一塊石頭后面,凍得發(fā)紫的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這人太可憐了,反正我還有一條裙子,就把襯衫給他吧。于是毫不猶豫地把襯衫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