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精彩──《燕子專列》案例與反思
【案例】
《燕子專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一課講述的是人們關愛動物,保護燕子的感人故事,整篇課文皆貫穿著濃濃的關愛之情。
在講這一課時,課堂上的兩個意外,讓我感到學生的精彩,生成的精彩。
片段1:
師:饑寒交迫的燕子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是誰向燕子伸出了援助之手,讓它們坐上了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被送往溫暖的地方?
生1:有貝蒂。
生2:有居民們。
生3:有瑞士政府。
生4:有貝蒂的爸爸、媽媽。
生5:我認為還有火車司機師傅。
我很意外,連我也沒想到,這孩子不僅看到了文中直接的描述,還看到了直接描述背后隱藏的內容。這是一個多好的契機呀!于是,便有了意外的精彩對話。
師:你為什么認為還有火車司機師傅?文中并沒有寫呀?
生5: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需要有火車司機師傅來開。
師:你真細心,發現了我們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
學生的嘴角掛著微笑,心中肯定充滿了喜悅。
片段2:
師:凍僵的燕子在瑞士政府與人們的關愛下,坐上了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列車緩緩啟動,在人們祝福與送別的目光中,車廂中的燕子唧唧喳喳叫個不停,它們在說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曾被居民們救護的一只燕子,你會說些什么呢?
生1:謝謝你們,是你們讓我們坐上了這么豪華的列車。
生2:如果沒有你們, 我們早就被凍死了。
生3:謝謝政府,為我們作出了這樣偉大的決定。
生4:謝謝你貝蒂,為了我們,你的臉凍紅了,手凍僵了。
生5:老師,我有一個問題。
師:你有什么問題,請說說。
生5:文中說人們到處去找凍僵的燕子,怎么最后又說燕子在列車里唧唧喳喳叫個不停?
我心中為之一震,又是一個閃光點,此時不撥,更待何時?于是,便有了又一次精彩的交流。
師:是個問題,凍僵的燕子在列車里怎么會唧唧喳喳叫個不停呢?
此時,學生迷惑不解。
師:(啟發)大家想想,燕子坐的是什么列車?
學生恍然大悟。
生:燕子坐的是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空調開開了,放出了暖氣,凍僵的燕子蘇醒了。
師:分析的有道理。(再啟發)還有可能人們找到凍僵的燕子,在送往車站的途中會怎么做?文中沒有寫,大家想象一下。
生1:人們可能會用圍巾包著燕子,燕子感到暖和,慢慢醒了。
生2:人們可能解開大衣,把燕子放在大衣里讓燕子暖和。
生3:人們可能用雙手捂著燕子,給燕子溫暖。
此時,學生心中的疑問是解決了,但我并沒有就此罷休,而是把學生的情感引向縱深,再次加深情感體驗。
師:從政府安排的空調列車和人們保護燕子的舉動中,我們再次體會到了什么?
生1:人們的愛心。
生2:人們對動物的關愛。
生3:人們把燕子當作了朋友。
師:同學們體會的很好。由此,我們感受到了人們博大的愛心,人類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反思】
課堂教學是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是有預設的。然而,課堂教學又是動態的,生成的,是有意外的。“教學是主體的、能動的、活躍的人的活動。教學的確定性中存在著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中存在著確定性,從而構成了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空間,構成了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的美。”及時抓住這意外的精彩,捕捉這節外生枝的亮點,并由此拓展開去,打開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向縱深處體會,大雪無痕似地加深情感體驗。師生間這樣的對話交流,這樣的情感碰撞,遠遠超出課前備課的預設,遠遠超出教學的預定目標。這意外的精彩讓我感覺到:把握好課堂瞬間的亮點,巧引妙導,課堂就會隨時呈現生成的美麗、教學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