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教學反思
3、抓住空白,展開聯象。
在體會博萊克的自信與自強時,我不僅僅停留于博萊克檢閱時的表現,而是讓學生充分展開聯想。縱的方面,聯想到他的訓練過程,走進他的內心等,橫的方面,聯想到隊員對他的鼓勵,信任及其它的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從而讓博萊克的自信自強的形象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里,并聯系孩子們平時遇上困難時的表現,讓他們受到深刻的教育。然而在教學中學生的聯想并不是很到位,效果不是特別明顯。在體會這些小伙子真棒時,前后勾連,理解在作出決定前隊員們復雜矛盾的心理,感受隊員們美好的心靈。而當他們終于作出決定時,也通過補白的方式,讓大家說說聽了這個決定后的反應,這樣水到渠成,所以當讀到掌聲時,學生們很容易明白掌聲里有什么?掌聲表示稱贊、敬佩、羨慕、理解、尊重、自尊……
4、創設情境,升華情感體驗。
預設中,為了更好的體現出所強調的情感價值觀的要求,為了進一步升華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在課堂結尾之時我設計關愛殘疾人的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感人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關愛殘疾人的情感、激活其內心所深藏的愛心意識,讓學生將真話、抒真情。但是在實際教學時,由于自己對文本把握的還不夠精準,沒有真正將教材所深藏的情感價值真正得以落實,使得課堂留下了遺憾。
一節課上得是否成功,關鍵在于孩子們是否學而有得,能得多少,善于挖掘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的讓人物形象在孩子們心中變得豐滿,生動,從而受到深刻的教育。縱觀本節課,雖然大部分學生能通過自己的感悟,感受到了人物的品質,但也有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沒有很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這些孩子他們是否也從這堂課上學得些什么呢?這是值得深思的。另外經過自己這兩天反復的回顧課堂情景,感覺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改善。具體來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開展有效地朗讀訓練。這篇課文情感起伏較大,是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如一開始處理這個棘手問題時大家的沉重與沉默,當大家做出了決定后那種如釋重負的輕松與愉悅,還有檢閱儀式盛大隆重的場面,以及人們對他們的贊頌等。在教學本課時雖有意識引導學生讀書,但方法和形式還是有些太過于表面,沒有真正深入進去。學生缺少真正的情感感悟,所以讀起書來就存在學習者與文本有脫離的現象,做不到文本中的人物與現實人物的真正融合。因此我想開展有效的朗讀訓練的前提和基礎是注重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文章不是無情物,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感情的有機結合。因為有感悟,就有情感的激發,情感隨文而變,有感情地朗讀就不是高不可攀的事了。2、對文本中的重點詞要注意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比方講《檢閱》一課的“棘手”是一個新詞,在課堂實際教學中對這個的詞的挖掘還是過于膚淺表面化了。 沒有通過多種的方式的師生課堂對話讓學生從文本深入的尋找、挖掘這個詞所體現的真實情景。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是不小的遺憾。3、一節完整的語文教學課,簡潔有力的課堂總結是必不可缺的,情感基調的提升也是很有必要的,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節課的結尾處這一方面我做的是很不夠的,這是以后的課堂教學必須要著力解決的問題。4、課堂上抓與放的問題。一節課下來自己也感覺有些過于緊而不放,事實上有些環節我們完全可以放開手腳、邁開步子的。比方講,在處理兒童隊員對待博萊克參加與不參加游行檢閱的問題時,完全可以引領學生在不同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感知兒童隊員的左右為難,博萊克的忐忑不安。這樣做起來也許對于文本的處理會提高一個層次。5、最后說一下教育機智與課堂生成性教育資源的處理問題。比如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課本劇這個環節,原本想依靠這個設計進一步激發孩子們對博萊克的關心和關愛,使課堂融入濃濃的愛心氛圍中,但始料未及的是有的孩子發出了笑聲,使課堂出現了短暫的失控場面,遺憾的是我并沒有抓住這一有效的教學資源對孩子進行及時的引導,錯過一次難得的情感提升的機會,課后回想起來甚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