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
(1)學生:我們組討論是第一個問題,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我們組先讀課文,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的神態、動作知道了答案。
(2)師:你們組真會學習,知道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課后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出示課件1: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
師: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3)學生讀后交流。
師: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猶豫的心情。
(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
(師板書:舉放舉猶豫)
(4)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a、指名讀。
b、老師范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c、再指名讀。
d、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交流二:小男孩在獻血過程中內心活動有什么變化?
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討論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
(1)生交流我們組解答了第二個問題,我們組是這樣做的,先找出有關句子,再有感情朗讀。
(2)師相機課件2:
a、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臉。
b、阮恒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c、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你們組找的這幾句話都是有關阮恒神情和動作的,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說到哭,找。說到抑制,先放著。說別的導)
師:讓我們先找到描寫“哭”的詞語:啜泣嗚咽哭泣(板書豎的)
師:我們來辨析三個詞語不同的地方。(感悟:痛苦越來越深)
師:到底是什么事令他如此痛苦呢?(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文字的更深處)
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隨機點評
師小結:阮恒想到自己輸完血,生命就要結束,想到再也看不到明媚的陽光了,再也看不到昔日的花草,看不到曾朝夕相處的朋友,所以他痛苦,而且越來越傷心。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啊!
(3)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層次。
師:多么難能可貴的一份真誠啊!為了朋友,他寧愿舍棄自己那么年少的生命,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5—10段,回想一下阮恒的那份痛苦的煎熬,偉大的抉擇。
老師來讀其它句子,你們讀好這四句。(練讀后師生接讀)
(4)對照插圖,復述內容。
交流三:醫生對小男孩說了什么,小男孩就立刻停止了哭泣?
(1)生交流:我們組討論這個問題時是用表演解答的。假如我是醫生,我會這樣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小男孩
阮恒:啜泣嗚咽哭泣
醫生:阮恒,輸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會用你的一小部分血,救活你的伙伴。你放心好了,勇敢的孩子!
阮恒:是真的嗎?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