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課堂教學實錄
生:還有一個詞語是“喜出望外”。特別高興,出乎意料的高興。
師:讀出小姑娘當時的感受。
(學生自讀,體會。)
師:再看第二次怎么變化的。
生:(讀文中描寫水罐第二次變化的句子。)這次水罐掉在地上,沒有倒,而且是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著。
生:還有就是那個罐子里的水應該灑了,但是罐子里的水還是滿滿的。這很神奇。
師:神奇的是罐子里的水很滿嗎?
生:不是,神奇的是罐子里的水一點也沒有灑,還是滿滿的。
師:所以,你再讀課文里的句子,“罐子里的水還是滿滿的”,應該怎么讀?
生:(讀)罐子里的水還是滿滿的。(重音落在“還是”一詞上。)
師:這就對了。你理解得準確了,讀得就準確的。再讀第三次和第四次變化。
生:(讀文中描寫水罐第三次第四次變化的句子。)水罐有木頭的變成了銀的有變成金的。
生:(讀文中描寫水罐第五次變化的句子。)最神奇的是從水罐里跳出七顆很大的鉆石,涌出許多水,而且七顆鉆石升到天上,變成七顆星星。
師:(拿一個杯子作道具)誰來講講,許多水涌出來,是怎樣情景?(一名學生演示,水從杯子里冒出后向四面流去。)
師:對了,“涌出”就是“冒出”,水向上冒出來,流向別處。這和課本圖畫里水向天上噴的情形是不一樣的。這一點要注意。
四、再讀第二三四自然段,感受字里行間的愛心。
師:這些變化太神奇了!神奇得讓我們覺得好像有個人在施魔法。好像是這個人一路跟隨小姑娘,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在一旁用魔法幫助她。你來想象,可能是誰在暗地里幫助小姑娘?
生:是一位仙女。
生:一個有愛心的魔法師。
生:是一位有愛心的女巫。
生:是個好心的外星人。
生:是一位下凡到人間的仙人。
師:想象非常豐富。我們先采用第一位同學的說法,是一位仙女在暗地里幫助小姑娘。現在我們再來讀課文。(請學生a到講臺前讀課文。)現在同學們就是仙女,一邊聽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為什么幫助她?
生a:(讀課文)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
師:各位仙女,你們是什么感受,為什么幫助她?
生:她不是給自己找水,而是給自己的母親去找水,她這樣愛自己的母親,所以我要幫助她。
生:“哪兒也找不著水”,說明小姑娘為了給母親找水,去了很多地方,都沒有找到水,她太累了,累得倒在沙地上了。她為了讓母親喝上水,一點也不怕吃苦。所以我要幫助她。
生:我想,這個小姑娘可能白天也出去找水了,沒有找到,她在夜里接著出去找水。她為了媽媽真是很辛苦。
生:我從“一天夜里”想到,她可能是為了不讓媽媽為自己擔心,所以她才在夜里,在媽媽睡覺的時候去找水。
師:于是,你們決定怎么幫助這個小姑娘——
生:(齊讀)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生a:(讀課文)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沒有注意到腳底下有一條小狗,一下子絆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來。小姑娘趕緊去撿水罐。
師:仙女們,你們是什么感受,為什么幫助她?
生:我從“匆匆忙忙”這里看出她找到水了之后非常高興,她覺得自己的媽媽有救了,就趕快往家里跑,想讓媽媽快些喝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