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機器人》探究教學案例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三年級下冊一篇略讀課文,內容簡單,富有趣味,文章中服務于果園的機器人,能把成熟的果子從樹上摘下來,整齊的裝箱,運到指定的地方。
文章的敘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園機器人各種特性的介紹,是隨著果農生產需要而不斷改進體現出來的。要注意體會“你會想,可以讓機器人來幫忙呀。”“你會想,可以用電池呀!”“能不能讓機器人自己充電呢?”等句子在敘述中的作用,這樣的敘述使果園機器人特點的介紹有層次,從中感受科技發展給生產帶來的變化,體現了生產生活的需求是科技發明的動力,激發學生對科技世界的興趣及探索的欲望。[zhlx2]
二、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內容生動、有趣,容易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能根據閱讀要求中的連接語,自讀自悟,初知課文大意。閱讀時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實踐中加深理解和體會,有所思考。在對果園機器人特點有大體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敘述層次。在賞析語言中引發對機器人世界的興趣。
三、教學三維目標
1、讀懂課文,了解果園機器人的基本特點。
2、給學生獨立閱讀的空間,展現自我的機會,鍛煉從文本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小組探究,了解果園機器人的完善過程。
3、體會生活和生產的實際要求是發明創造的動力,激發學生對機器人和科技的興趣。
其中了解果園機器人的基本特點,探究果園機器人的完善過程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四、教學設計理念與思路:
1、設計理念
探究,就是引導學生從問題開始,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葉圣陶先生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略讀課文正是訓練學生探究的好教材。
略讀教學,旨在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及手段,客觀上為學生自己讀書、自主探究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向主動的探索性、合作性學習,為學生的個性形成與發展提供更自由的空間。本課著力體現“主動探究式”略讀課文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也就是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生動活潑的發展,獲得知識,鍛煉能力。
2、教學思路及策略
本課按激趣提問——合作探究——整理解疑——延伸拓展的教學方式進行,強調學生自讀和交流。問題情境是學生構建良好認知結構的助力,本課通過體驗探究,讓學生成為發現者、探究者。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因為課文內容比較簡單易懂,不需要教師花大力氣講解,教師僅作為聆聽者、服務者、促進者,不得已才作為引領者,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把握課堂,拋幾個問題給學生,帶著提出的問題自學課文為主,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集思廣益,解決疑難。[zhlx5]
3、教學簡案
教學重點:了解果園機器人的特點。
教學難點:了解果園機器人是怎樣一步步適應果園生產的需要的。
教學準備:機器人視頻、圖片、問題表格。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
1、精彩機器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