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機器人》探究教學案例
生3:要給那么多機器人換電池也很麻煩。
生4:讓果農們在大片密密的果樹林里一個個地去找“餓倒”了的機器人,那可太麻煩了。
生5:要是用電池,就會有大量的廢電池,廢電池是很污染環境的東西。
... ...
片斷二
師:這些能“吃”水果的機器人,越來越先進了,在它不斷改進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忙整理一下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出示表格)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整理,然后把你的感想說給小組員聽。
生:小組探究
... ...
片段三:
師:你覺得現在的果園機器人在你心目中是最完美的嗎?
生:不是,還能再升級。(生笑)
師:我也這樣想,科學家們就是常這樣想,才有了更多的發明創造。先把你的設想說給同桌聽,好嗎?
生極有興致的與同伴交流。
師:誰來介紹介紹你的果園機器人?
生1:我的果園機器人手臂能伸出很長,就能摘到樹頂上的果子了。
生2:我的果園機器人看到地上的水果不夠“吃”了,就摘樹上壞掉的果子吃,不吃好的。
生3:我的果園機器人只“吃”爛的、有蟲的果子,沒有了這樣的果子,就吃果樹葉,果農就能賣更多的果子,賺更多的錢了。
師:你們的設計真是太奇妙了,還有誰要說?
生1:我設計的機器人有許多手臂,一個能頂原來的三個。
生2:我的機器人手和腳都能伸長,摘果子更快。
……
六、課后反思:
這節課學生主動參與性很高,總體來說比較滿意。這篇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的內容雖然離孩子們較遠,但內容的生動和趣味符合孩子的心理,我先用跳舞的機器人視頻喚起學生參與的欲望和興趣,產生良好的學習心態,再提出問題讓學生整體上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采用主動探究式的略讀課文教學方法,學生自讀自悟——交流探究,使整節課環環相扣,有效地抓住了重點,使學生感受到了生活和生產的實際要求,是發明和創造的動力,最后我讓學生暢談設想、播放課件,通過各種造型、各種功能的機器人圖片,使整個課堂教學達到高潮,學生意猶未盡。
實際教學與教學設計對比有不一致的地方,本想讓學生閱讀探究果園機器人的有趣之處,(例如:“罷工”處)隨著學生的學習狀況,討論起了用電線的弊端,其實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就是把課文的重點句精彩句梳理了一遍。還有一些是他們的生活經驗,很真實。我覺得課上只要是能讓學生思維活起來,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的問題就是好問題,而更重要的是酣暢淋漓的討論,使他們探索機器人的熱情更高了。在教學片斷二中的小組探究也就變成了對之前探究內容的整理和概括,[zhlx6] 學生能更明確地探究答案。在教學中及時調整,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獲。
七、探究指導策略評析
略讀課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應該用于自讀和交流。因此,略讀課教學更應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教師只需適當給予點撥指導,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本課教學中極力運用好問題策略,如:“讓我們來分享分享你的發現吧,果園機器人有什么特點?”“如果你擁有這樣聰明能干的果園機器人,你滿意嗎?”“ 你覺得現在的果園機器人在你心目中是最完美的嗎?”這樣的問題強化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進而引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探究欲望,體現出主動探究式教學的特點。